年后返岗复工是租房的高峰期,一些骗子瞅准时机,将诈骗目标锁定在租客身上,他们有的称自己在房管局、规划局“有关系”,花钱就可以办到廉租房;还有的称要去外地发展,将房子便宜转租。这些信息可能暗藏陷阱,租房时要当心。
真实案例
案例一
近日,小张刚在浙江金华找到一份工作,急需租房。这天,他碰巧在某网络平台刷到一条出租房信息,房子的大小、地段、装修都十分符合小张的预期,并且价格还比中介挂的便宜,小张立马私聊“房东”谭某并添加了对方的微信。
谭某称其因回老家发展,所以将自己租住的房子转租。随后小张与谭某约定了看房的时间,并附上房屋的图片。小张表示虽然比较满意,但仍需要考虑一下再决定。
然而,就在约定好看房的当天,谭某便以要租给别人为由,催促小张支付租金。一时心切的小张,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便匆匆支付了押金和租金共计1900元。
随着约定签合同的日期临近,小张多次尝试联系谭某却始终无果,起了疑心的小张决定前往租房地址一探究竟,在此途中他恰好遇到了另一位同样交了房租的“租客”,两人交流后恍然大悟,发现被骗。
案例二
马某为社会闲散人员,无正当渠道收入来源,他利用群众对办理公租房、廉租房的热切心理,对外宣称自己在某单位“有关系”,只要花点钱就可以快速申请办理公租房、廉租房,百分百能申请下来并且随便选房。一些不知情的群众信以为真,慕名而来,纷纷向其塞钱,让其帮忙办理公租房。
而马某来者不拒,少则收取5000元,多则收取20000元,得到钱财后的马某迅速将其挥霍一空,当被害人向其询问进展时,马某以正在办理为由,一拖再拖,以便于自己骗取到更多人的钱财。
警方提醒
看房不要贪便宜。不同配置、不同地段房屋的租金价格,在网上都有参考范围。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屋,承租人一定要谨慎租房。
租房时一定要签书面合同,所有权益要求必须白纸黑字体现在书面文件上。
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中介机构或者租房平台,并实地考察房屋情况,切不可盲目相信网络上的租房信息,同时要留存交易凭证,保留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租房合同等重要信息,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