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昔日老旧仓库 华丽“变身”城市新地标

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与新创意“奇妙碰撞”

(2024年12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鲁萍
  一座南大营,百年文化史。走进潍坊市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仿佛踏入时空穿梭机,这里有充满历史韵味的旧仓库、铁路及火车,也有创意十足的艺术工作室。不少文艺爱好者前来游览打卡,倚墙而立,随手一拍,便是充满艺术感的照片。
  南大营的前世今生
  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当时这里是清兵营驻地,见证了清朝军队的驻扎和军事活动。
  1948年潍县战役,南大营因地理位置高,又临近铁路,成为解放军的首要攻克点。解放军渤海纵队、鲁中部队攻打南大营区域,经过三天鏖战,最终攻克南大营,为潍县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南大营开始建设物资储备库,修建铁路专运线,见证了潍坊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2013年,这里由潍坊储运有限公司改建为南大营·1789文化艺术区,成为一个集文化、艺术、创意、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区。
  2016年,南大营·1789文化艺术区成功申报省级文化创业示范园,成为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来看,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历史的重要见证之地。它是胶济铁路文化及城市储运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也是我国仓储物流业的重要见证;是潍县战役的重要攻克点,更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见证;它还是潍坊红色文化及城市工商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当老旧建筑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如何在保护传承工业遗产的同时,导入新产业、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是新时代赋予老旧建筑改造者的新命题。
  老建筑正在书写新故事
  老建筑旧貌换新颜,关乎城市活力、产业发展、民生需求。目前,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规划为传统文化区、现代创意区、铁路文化区和茶香道文化艺术区四部分,引进陶艺、木雕、书画等各类文化业户,使这些老建筑迸发出现代文化的勃勃生机。
  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尤其是苏式风格库房是一大特色。
  4号苏式仓库位于街区西南角,作为潍坊典型的物资储备仓库遗存,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其建筑面积达2075平方米,建筑年代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仓库平面方正规整,空间布局尽显实用之巧妙。屋顶呈灰色平屋顶,沉稳而内敛。立面材质统一,设计简洁大方,彰显着建筑的和谐美感。
  蓝磨坊油画艺术馆综合管理部经理乔婧介绍,艺术馆于2020年底进驻南大营4号苏式仓库。展馆内,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粉彩、版画、综合材料、雕塑等艺术作品,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
  20号苏式仓库位于街区的东南方向,其建筑面积达792平方米,建于1956年。仓库的屋顶呈砖红色坡屋顶样式,出挑檐,主体采用砖混结构,混凝土勒脚坚实稳固,看起来厚重耐用。外墙主要色彩为沉稳的灰色,庄重而大气。门廊的设计增添了几分典雅,红色木质门窗则为整个建筑注入一抹温暖的色彩。东西立面顶部的“20”字样,仿佛在诉说着这座仓库的历史与故事。
  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茶香四溢的神农大茶仓。神农大茶仓经理钟晓丹介绍,选择南大营20号苏式仓库当作储藏茶叶的仓库,一方面是老建筑本身散发的气质与茶叶文化相契合,另一方面是仓库内部的温度及湿度用来储存茶叶非常合适。踏入神农大茶仓的茶叶储藏室,顿感空间开阔无比,高高的木质屋架别具一格,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坐下来品一杯香茗。
  这些老建筑,正在书写着新故事……
一旧一新诠释时代发展
  漫步于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斑驳古旧的砖墙、老木质的房顶、废弃的铁轨以及绿皮火车,处处透露出沉重的沧桑感。那些浑身充满金属感的雕塑随意散落在园中,粗犷之中又透着精细,使得南大营成为绝佳的拍照打卡之地。
  南大营区域存留着1.2公里的胶济铁路专运线,作为胶济铁路文化的重要遗存,胶济铁路专运线及其附属的龙门起重机等设施,是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铁路轨道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模样,枕木虽历经沧桑,却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铁路运输的繁忙景象。龙门起重机高大庄重,其金属结构和机械部件彰显出工业时代的硬朗与厚重,与周边的库房建筑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幅充满浓厚历史氛围的画面。
  南大营车站房建于20世纪60年代,建筑面积28平方米。其平面方正规整,砖红色坡屋顶带有出挑檐,建筑立面比例协调,墙面由灰色水泥和石材相结合,窗户采用拱券式并配有彩绘玻璃。整体建筑简洁大方,具有浓厚的欧式风格。这里曾是扳道工的工作场所,也是中国初代铁路技术的重要见证。
  从南大营车站房向西望去,充满现代感的潍坊火车站南站房映入眼帘。一旧一新的对比,生动地诠释着时代的发展。旧的车站房犹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斑驳的墙壁、古旧的门窗,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而新的南站房则以时尚的设计、现代化的设施,展现着城市的活力与进步。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既让人感慨历史的沧桑,又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成为南大营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风景线。
  以文促旅,艺术赋能。当前,南大营·1789文化艺术区已然变身新的“网红打卡地”。畅游艺术区,游客在历史遗存与现代艺术的交互体验中,感受时光沉淀的美好。这些历史遗迹,在保留了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促成了传统历史与新创意的“奇妙碰撞”,成为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