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图/受访者提供
近日,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潍坊科技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参赛学生傅雅文斩获学前组一等奖。面对记者的采访,22岁的傅雅文坦言,现在想来,备赛时的艰辛依旧感触颇深,好在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成功熬了过来,收获了理想成绩,更收获了强大的自己。
傅雅文介绍,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是我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公信度最高的师范生技能赛事,旨在强化高校师范生的教学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培育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扎实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全省共有57所高校参赛,每所高校只有一个推荐选手名额,校内竞争非常激烈。
“参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推荐选手,可以不用参加省级复赛,直接进入决赛。另外一种是抽取选手,还需要参加省级复赛,通过复赛审核后才有资格进入决赛。”傅雅文说,她在潍坊科技学院内先后通过了校级复赛和决赛的考验,最终获得了学校的推荐选手名额,直通省级决赛。“我觉得我是大赛型选手,很乐意接受比赛考验,知道自己获得推荐名额时,我非常兴奋、激动,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比赛的决赛环节包括固定题目、抽取题目课堂教学展示、现场答辩、钢笔字考察4个环节,难度非常大。“比如抽取题目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共有49道题,比赛现场会随机抽取一道题目,选手根据题目现场讲课。”傅雅文说,49道题目中,涵盖了生活、社会、音乐等诸多领域,“备战”时只能把49道题目全部准备一遍。“指导老师一直提醒我,现在我可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如果‘备战’态度不认真,在决赛时很可能就会掉链子。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抱着拼一把的态度,专心准备比赛”。
为了帮助傅雅文更好地比赛,指导教师帮她制定了科学的备战计划,并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备战计划,傅雅文一周需要备10个教案,每个教案被细分为很多环节,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磨”。“每天早上8时开始练习,接近凌晨才回宿舍休息。有时候累得躺下就睡着,有时候焦虑得整宿睡不着,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傅雅文告诉记者,那段日子真的很累,但她每天睡醒后,都会给自己加油打气,以昂扬的斗志投入新一天的“战斗”。
经过那段时间的艰苦磨砺,傅雅文的教学素养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以抽取题目中的十二首钢琴曲为例,她从开始的看曲谱弹唱,到后来的背曲谱弹唱,再到比赛时的随时提问随时弹唱,不但做到了教学技能的熟练掌握,心理抗压能力更是显著提升。
“比赛过程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在模拟课堂上凸显出作为老师的亲和力,让考官感受到我眼中有孩子、心里有孩子。”傅雅文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经常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相处,多讲多练,达到哪怕面对桌椅板凳,也能有感情地进行教学。
“这次比赛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傅雅文告诉记者,比赛给了她信心,更坚定了她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决心,她将把此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持续完善、提升自己,希望毕业后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