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别让变味的“盖章”败了游兴

(2024年08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时下,在博物馆、景区、展会文创店等盖章打卡,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一种新玩法,“集章”似乎成了年轻人出游的新环节。随着集章打卡的出圈,各大景区也陆续掀起了一股“盖章风”。与此同时,不少纪念章从以前的“免费自助”变成了“收费盖章”。在一些旅游城市,付费盖章已司空见惯,但印章质量良莠不齐,也存在设计侵权问题,让盖章打卡变了味。
     (据《中国消费者报》)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盖章游”成为很多年轻人外出旅游的“必选项”。对于游客来说,集章打卡仪式感满满,能让自己的旅行足迹变得更清晰、更有纪念意义。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一枚枚设计精巧、内涵突出、文化气息浓厚的印章,能够更好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并通过文化传播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这个角度看,“盖章游”无疑能实现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双向奔赴”。
  然而,随着“盖章游”日渐火热,原本充满趣味与纪念意义的集章打卡却逐渐偏离初衷,一些商家把提供盖章服务当成了引流的营销手段,甚至搞起了“低消门槛”“捆绑售卖”,盯着游客“钱袋子”的同时,提供的印章质量又良莠不齐,或粗制滥造、或千篇一律、或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让“盖章游”变了味。
  “盖章游”之所以兴起,本质上是游客被旅游目的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及特色优势所吸引。所以旅游目的地的景区和商家,需要正视集章打卡本身的文化传播价值,要充分尊重游客的盖章本意,将印章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更有深度、更有创意、更有内涵的结合,想方设法提高印章的趣味性和文化价值,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性,让游客的盖章真正具有“收藏”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游客的认可并持续“圈粉”,让这一枚枚小小的印章,变成带动旅游目的地消费的新增长点,助推文旅市场的繁荣。
  另外,相关部门也要适当引导景区、商家,在印章设计上一定要增强原创性,并要出台切实可行的举措,保护印章原创者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印章同质化。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规范集章打卡市场的经营秩序,避免集章打卡与消费深度捆绑,更要避免不良商家借着盖章的噱头坑骗游客、肆意敛财。否则,只会逐渐消磨游客盖章、集章的乐趣和热情,从长远来看,对于地方文旅的发展有害无益。
  “盖章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现象,相关各方应共同努力,顺应旅游消费需求新特点、新趋势,在丰富文旅产品新供给的同时,避免集章、盖章的过度商业化和同质化,才能真正让游客在集章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好口碑带动和激发文旅市场的活力与潜力,进而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