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生命中的很多东西会在一瞬间改变

(2024年07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彩霞

  夏日的荧屏前,一个叫罗拉的年轻女孩,身穿灰背心绿裤子,脚蹬短筒系带黑皮靴,顶着一头红色短发,如火如荼地奔跑在柏林的大街小巷,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场网络动感游戏,其实不然,这是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成名作——电影《罗拉快跑》。因为罗拉的爽约,男友曼尼将钻石交易的10万马克遗忘在地铁上,眼睁睁地看着被一名流浪汉拿走。曼尼打电话告诉罗拉,向黑老大复命的时间只剩20分钟,否则,他就去抢劫隔壁超市,最后一搏。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等着我,我会救你,待在那别动,20分钟我就到!”罗拉许下诺言,扔掉电话,大脑飞转,锁定向银行高管老爸求助,开始了营救曼尼的快跑。在时间的黑洞里,唯有向前奔跑,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创造奇迹。不管是人生的偶然,还是必然,生命中的很多东西,会在一瞬间改变。
  人生风景在游走,天地万物交织在一起,罗拉同样路线的三次快跑,同样闯关的三次营救,得到了三种不同结局。
  第一次奔跑,罗拉找到父亲,他正与怀孕的情人商讨抛弃罗拉母女,遭到拒绝的罗拉没借到钱,正点抵达约定地点,和曼尼一起抢劫超市,警察枪支走火,罗拉被击中身亡。爱是万能的,罗拉想起曼尼的爱情誓言:“你是全世界最棒的女人。”罗拉冥想复活,继续第二次奔跑,遭到拒绝的罗拉绑架了父亲,逼迫银行凑齐了10万马克,却被恶犬主人绊了一跤,延迟抵达,曼尼被救护车撞死。爱是灵丹妙药,曼尼忆起罗拉的爱情告白:“我不会让你死的,会有办法的。”曼尼冥想复活,便有了第三次奔跑,罗拉跑到银行门口,眼瞅着父亲上了梅椰先生的车,没能追上,人生何尝不是潇洒走一回,拿着青春赌明天呢?走投无路的她走进赌场,豪赌了一把,赢得盆满钵满,惊艳赌场所有人,提前抵达约会地点。此时此刻,曼尼也看见了骑车的流浪汉,奋起直追,找回了丢失的钱。两人终于在完成三次奔跑之后,成为富豪,过上了幸福生活。
  生命就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殚精竭力地奔跑,在一次次失败中爬起来,拍拍泥土,重新上路。影片里的冥想复活,就是从零开始,从头再来。很多时候,人生奇遇的改变,20分钟就够了。从抢劫犯到富豪,20分钟就够了。赌场上,罗拉盯着赌桌上的骰子震天尖叫,震碎了赌场内的玻璃器皿,一片狼藉,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声音和影像表现出罗拉惊人的力量和神奇。荒诞镜头,过目不忘。罗拉用这个别出心裁的狠招,在飞沙扬砾的人生沙漠,寻找到了甘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震天尖叫声,不就是人的无限潜能吗?不就是挑战生命的不可能吗?不就是最后一搏的能量释放吗?
  奔跑的罗拉不仅拯救了曼尼,也拯救了自己,让灰色人生迎来了高光时刻。她在不断奔跑过程中,遇见了推婴儿车的妇女、骑自行车的男孩、拿文件的女秘书、捡到钱的流浪汉,甚至楼梯口的恶犬、行进的救护车、被搬着过马路的玻璃……这些都是人生道路的背景、配角与道具,皆因罗拉奔跑的速度改变了命运,丰富了剧情。罗拉宛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枚骨牌,链接着无数人与事的命运,轻轻碰倒,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甚至她奔跑速度的快慢,也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效果。因果定律隐藏其中,时间寓意无比深刻。
  在我们的生命里,任何人与事的出现,都是命运的安排,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无论遇见谁,碰到何事,绝非偶然,都有因果与使命担当,这大概就是宿命吧。奔跑是最美的姿势,跑起来才有希望。与其当一名观望者,不如当一名奔跑者。我不禁想起《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正是得益于逆风飞扬的奔跑,才让他超越困境,由一个智力障碍者成为了拥有百万财富的明星。
  汤姆·提克威从小被誉为“电影天才”,以其创新的叙事手法和独特的电影风格而闻名。他执导的《香水》令人难忘,把一个奇才怪杰谋杀数名青春少女的故事,演绎得既惊心动魄又意味深长。影片高度精细的摄影技术,让我看到气味的可视化,影片结尾,杀人犯格雷诺耶研制的香水,发挥了不可抗拒的作用,聚集起来的男女老少都成了俘虏,香水的气味左右了人们的判断,格雷诺耶成了上帝的天使,顶礼膜拜,仿佛一场量子纠缠……从此,我成了他的影迷。《罗拉快跑》通过运用快速剪辑、缓慢运动、特殊视觉效果等技术手段,为电影注入了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20分钟营救”犹如一块神奇的魔石,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神经。
  电影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我们的生活。《罗拉快跑》是一部探索电影,恰如影片开头字幕:“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繁荣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紧迫感,艺术是在探讨与时代的关系,《罗拉快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就让我们探讨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探讨人生循环轮回,探讨偶然与必然。无论何时,只要坚持自我,如罗拉一样奔跑如风,生活就会创造各种奇迹,生命中的很多东西,也会在一瞬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