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明代大学士翟銮

(2024年07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金科

  在青州古城石板街上,矗立着一排巍峨高大的牌坊,其中有座大学士坊,是为明代谨身殿大学士、诸城人翟銮复建的。
  翟銮(1477年-1546年),字仲鸣,号石门,明代诸城人,其曾祖翟吉胜,洪武年间充锦衣卫校尉,因家于京师。相传翟家世居京城东城明时坊观音寺胡同,后来改名翟家口胡同。据史料记载,翟銮幼时聪慧,十二三岁即工古文,过目成诵,以满腹才学名动京城。
  弘治十八年(1505年),翟銮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十名进士,明代权臣严嵩中二甲第二名。翟銮中进士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累升侍读。嘉靖元年(1522年),充经筵日讲官,负责进讲经术,此后备受嘉靖皇帝眷注。嘉靖四年(1525年)升翰林院学士,不久拟推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嘉靖帝说:“善讲书者,岂可去朕左右耶!”不久升礼部右侍郎,仍任日讲官,并赏赐正德皇帝御笔及御制《敬一箴》《五箴注》《五经四书》等书。嘉靖六年(1527年),嘉靖帝不顾群臣反对,命翟銮以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入直文渊阁。嘉靖皇帝赐银章一枚,曰“清谨学士”。
  嘉靖七年(1528年),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后进武英殿大学士。嘉靖十二年(1533年),因丁母忧去官。服阕后,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充行边使,巡视北部边防,诸边文武将吏咸受节制,并带帑金五十万两犒劳边军,从宣府至嘉峪关,东西往返三万余里。回京后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办事,升太子太傅、又进少保,特升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
  当时严嵩初入阁,翟銮以资历居其上,但权力远在严嵩之下,而严嵩厌恶翟銮,不能相容,伺机排挤。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翟銮之子翟汝俭、翟汝孝与其师崔奇勋、亲戚焦清同中进士,严嵩遂教唆言官劾其有弊。嘉靖帝大怒,下吏部、都察院查办,最终翟銮二子翟汝俭、翟汝孝所中进士被除名,翟銮本人被贬为民。王世贞《乐府变十章 其十 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昔逐诸城翟,黄冠归田里。”讲述的即是此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年七十。明穆宗即位,复官,谥“文懿”。
  史书记载,翟銮初辅政,有修洁声,然“长於谋国而短於谋家”,守孝家居时,竟至困顿不能自给。同时代的李时称赞:“石门公诚平易可亲,至於秉道执法凛不可犯,吾亦惮之。”翟銮诸城老家有一祖茔,山东地方官员欲扩展修理,翟銮修书劝止说:“吾身居显位未能福我乡人,而重以此累之,非所以光慰祖宗也!”
  翟銮有三子:翟汝俭、翟汝孝、翟汝敬。其中,翟汝敬以父荫世袭锦衣卫副千户,后升千户、锦衣卫指挥佥事。翟銮长子翟汝俭,次子翟汝孝俱工诗文,《明山左诗钞》记载“并以诗名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