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李俊红 教学相长 她和学生共成长同进步

(2024年07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50岁的李俊红是潍坊科技学院的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始终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工作中坚持教学相长、以心育人,成为学生们敬爱的老师、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
  李俊红毕业于山东大学,成为一名教师,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虽然我大学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但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一直没变,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李俊红说,当她真正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并决心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其实,李俊红对自己上的第一堂课并不满意。“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可真上课时,由于过于紧张,我不敢直视学生的眼睛,跟他们缺少互动,而且语速也很快,用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课,准备拓展的知识也没有完全表达。”李俊红说,下课后她反思了很久,有些懊恼自己的没出息。“让我感到暖心的是,当时讲完课,学生们知道我是第一次讲课,竟然为我鼓起掌来,这坚定了我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信念”。
  李俊红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篇精选里,有一篇“以教人者教己”的短文,让她很有收获。“我从来不觉得老师比学生知道得多,老师要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理解,必须先教会自己。当了老师,我才知道需要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想尽一切办法让讲课内容与最前沿知识接轨。”李俊红告诉记者,近几年她还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原来,刚任教时,李俊红教的是中专生,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那时候她是课堂上的主角,她上课时总是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识都教给学生。2018年,李俊红以前工作的学校并入潍坊科技学院,成为学校的二级学院,“那一年我们这个新成立的二级学院第一次招生,以大专生为主,我也到了新的环境里工作,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李俊红说,因为学生情况不同了,她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总结,她借助着多课程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开展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效果非常好。“我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与其说我来讲课,不如说我也是来学习的,这种共同学习、相互讨论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培养,是心灵的沟通。李俊红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帮学生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李俊红跟学生是师生,亦是朋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处久了,我跟孩子们也有了默契。记得有一次无意中与班里一个女孩对视,只一眼就发现她好像遇到什么事。快下课时,我悄悄拉一下她的衣服,她也秒懂我的意思,跟我来到走廊。我们什么也没说,我用手扶了一下她的肩膀,她便把心事跟我说了,聊了一会儿后,我给她一个拥抱,她趴在我肩上默默地哭了一会儿。”李俊红说,女孩安静下来后跟她说“老师,我好了,谢谢你”,她很高兴学生能这样信任她。
  “很庆幸我能成为一名教师,每次听到学生们喊‘老师好’,我心中总是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也有一种自豪感。”李俊红说,如今潍坊科技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她会不断学习,与学校共同进步,与学生共成长,让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有所收获。“因为热爱,我脚踏实地、满怀感激地走到现在,未来,我会以加倍的热爱,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