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用温情浇灌花朵
以真情呵护童心

(2024年07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爱心档案
帮助他们,“石榴妈妈”有办法

  6月22日,潍坊向日葵社会工作事务所负责人王雪静前往高新区探望正在进行康复学习的服务对象小燕(化名),并与小燕的爷爷沟通交流她近期的康复效果。
  小燕是志愿者帮助的众多困境儿童之一。自2021年8月起,潍坊向日葵社会工作事务所实施了“石榴妈妈有办法——困境儿童守护计划”志愿服务项目,采用“1+1+N”服务模式,由1名持证社会工作者、1名心理咨询师和数名志愿者共同定向帮扶一名儿童。他们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引导困境儿童及其抚养人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方式,同时鼓励、引导困境儿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我认同感。
  截至目前,项目已帮扶困境儿童41人。未来,潍坊向日葵社会工作事务所将继续跟进困境儿童成长、生活情况,通过走访入户、资源链接、贴心服务,走进他们的内心,点亮更多关爱与希望。
暖心故事
架起亲子沟通桥梁

  “我妈妈什么也不懂,她更不懂我。”在坊子区的一次帮扶活动中,15岁的小华(化名)告诉志愿者扈女士。小华比较叛逆,由于个人原因处于休学状态,扈女士与小华母亲交流得知,她与女儿几乎不沟通,而每次尝试交流,都会以争吵告终。
  为了深入了解小华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扈女士决定定期走访,并通过微信与小华建立联系。她发现,小华在同学和朋友中很受欢迎,总是能轻松地融入他们的圈子,但唯独与母亲的关系紧张得令人窒息。扈女士决定借助亲子小组活动为这对母女搭建沟通的桥梁。
  小华和母亲被邀请到事务所活动室,房间里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柔软的抱枕。扈女士指导她们坐下来,然后引导她们进行深入对话。她鼓励小华分享自己在学校和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对母亲的看法和感受,同时鼓励小华母亲表达自己对小华的关心和担忧。在扈女士的多次陪伴和引导下,小华和母亲逐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开始解决。渐渐地,紧张的亲子关系得到缓解,家庭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温馨。
城市温度
“为小”服务 伴爱成长

□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
  “为小”志愿服务是“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之一,也是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途径。潍坊向日葵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志愿者“为需”服务,不仅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心态和行为的积极转变,且与孩子们建立心与心的链接,用实际行动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份爱心的传递,筑起温暖的桥梁。志愿者关爱困境儿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心理上的陪伴和温暖。被关爱的孩子则常怀感恩,热爱公益,逐渐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努力反哺社会。
  爱的延伸、善的循环,犹如一股温泉,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也悄然构筑起潍坊这座城市文明的肌理。生活在这座志愿之城的人们崇德向善、助人为乐,正以“人人之力”构建“公益共同体”,共同谱写更好潍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