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刘明银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伏峪村原本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山村,通过引进和发展蚂蚱养殖产业,成功脱贫致富,立足山岭和旅游资源优势,拉长蚂蚱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5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伏峪村的蚂蚱养殖示范基地,看到多个蚂蚱养殖大棚顺着山势分布,棚内的蚂蚱密密麻麻,只要有人走进大棚,蚂蚱“呼啦啦”到处蹦来跳去。
村党支部书记王俊利告诉记者,村里山岭薄地较多,村民农业种植收入较低。2011年开始,有一户村民养殖蚂蚱经济效益不错,陆续带动十余户村民养殖。2016年,村党支部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成立党支部领办蚂蚱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蚂蚱养殖产业。
2017年至2018年,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争取扶贫资金,建设了155个标准化蚂蚱养殖大棚。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管理好155个蚂蚱养殖大棚的基础上,向村里养殖户提供“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服务,邀请山东大学专家讲授养殖技术,村里有80多名养殖户再建起170多个蚂蚱养殖大棚,至此,全村共有320多个蚂蚱养殖大棚,成为闻名全国的蚂蚱养殖产业村。2018年蚂蚱每公斤价格36元,蚂蚱养殖户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带动周边村庄100多个农户从事蚂蚱养殖。2023年,蚂蚱每公斤价格达到50元,养殖户经济收入再创新高。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该村养殖户侯吉荣的蚂蚱养殖大棚,看到她正在用袋子给客户捕装蚂蚱,一群群蚂蚱飞来飞去,被她赶进塑料袋子,仅15分钟时间,就有10公斤蚂蚱分别装进两个袋子。据侯吉荣介绍,她养殖蚂蚱已经十余年了,蚂蚱养殖技术简单、劳动强度不大。喂养蚂蚱所种植的野麦、墨西哥玉米如同韭菜一般,一年能割4茬至5茬,正好养殖4茬至5茬蚂蚱。一亩地可建5个蚂蚱养殖大棚,全年亩产可达1400多公斤蚂蚱,去年她养的蚂蚱带来纯收入6万余元。
为了增加收入,伏峪村自去年开始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利用蚂蚱粪便种植5个高温大棚的草莓和西红柿,新上3个蝈蝈养殖大棚,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果蔬和捕捉斗玩蝈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二是新上设备深加工蚂蚱酱,提高产品附加值,收入提高1倍以上。
“我们村的山泉水矿物质丰富,可以开发优质矿泉水,村子地处沂山风景区脚下,可以发展民宿和特色餐饮,我们这些资源都可以对外开放扩大合作共赢,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家前来考察洽谈合作。”王俊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