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芮
我到南京啦。
从潍坊到南京的高铁需要四个小时左右,4月26日下午完成手头的事情之后,我便收拾行李开启一趟短期旅行,作为紧张忙碌一周后奖励自己的礼物。
“欢迎来到南京!”这是我到达南京后听到的第一句话,热情好客的南京从这一瞬间开始变得具象化。
南京对我来说,是一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我的身体从未抵达过南京,但我的眼睛仿佛认得这里的每一棵梧桐树。三天两晚,南京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有着照片记录不了的美,不仅是视觉上的和谐自然,更是充满浓厚历史感的氛围。
来到南京的第一站,我翻开了历史上最沉痛的一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单是室外那些雕塑就好像要把人撕碎了一般难受,不知不觉就放轻脚步,恐惊了他们安睡的灵魂。走过黑压压的入口抬头看见点点繁星在闪烁,像那段无法喘息的历史,又像是他们所期盼的明天。
十里秦淮碧水盈,月下金陵俏江南,文人墨客为金陵写下无数佳句。循着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脚步,我来到了在灯光映照下波光粼粼的秦淮河,人头攒动,五彩斑斓。风静静地吹,我慢慢地走,河水正缓缓地流,游船时不时穿梭于桥水之间,看着眼前景,听闻耳边情,“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已脱口而出。幸运的是因为时代更迭,我们早已不用忧虑太多。和朋友一起安心享受这一河的桨声灯影,也算是不枉此刻的驻足。
不知何时,打卡当地博物馆已成了我每到一个城市的必选项,为此便专门为南京博物院留出一天时间。“馆”与“院”的一字之差,险些来到相反的目的地,所幸司机师傅温馨提醒,我们如愿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历史馆、民国馆、艺术馆、特展馆……每个展厅都如同一部历史的篇章,每一件文物都穿越千百年来相见。很奇怪,我明明不懂,可那些历史的见证者们总吸引着我看一眼、再看一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或许这便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浪漫。
南京最后一站,我来到了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始终拒绝动物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对每只动物的“放任自流”。在它们面前,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人类,而是平等的生物。在这里,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只能期待和许愿,动物们出现并展现个性的同时你我刚好在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沿途的路标以及科普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印刷体,而是以动物口吻手绘定制的专属档案。把爱藏在细节里的动物园,温柔、呵护、尊重。
钟山风景区、总统府、牛首山……因为时间和天气的限制,很多地方我未能置身其中去体验、去感受。但年轻的我还拥有年轻的季节,何必过分遗憾呢?没有比当下更好的时刻了,生命中的愿望总会在不经意间实现。
“欢迎再来南京!”离开时司机师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这趟南京之旅悄然闭环。而我的心里已生长起下一次见面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