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有问题,我们能搞定,帮你做贷款。”“你来贷款,我来还钱。”近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刷到助贷中介的广告。在当下金融环境里,AB贷作为一种新型助贷手段逐渐浮出水面,却也成为了违法的温床。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部署相关教育宣传活动或发布风险提示,消费者要警惕非法贷款中介AB贷等风险,关注金融信息安全。
中介模糊话术,受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
如果突然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最近做生意周转不开,想贷笔款,但是现在缺紧急联系人,需要你帮忙,钱过一下你的账户,事成之后再给你一个红包作为回报。当出现这类情况,你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了AB贷。
AB贷也称“人情世故贷”,通常是靠亲友的人情帮忙贷款,具体指因A资质不够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审批,在不法贷款中介的游说下,寻求资质较好的B为A担保,用B身份信息申请贷款,中介从中套取高额服务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法贷款中介通常打着银行旗号,隐瞒贷款关键信息,做起AB贷的生意。在AB贷中,B角色通常是信用良好、具有稳定收入来源、五险一金齐全的人,这类人群拥有良好信用记录,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成功的概率更高。
今年初,福建福州的王先生在一家助贷中介公司办理贷款,业务员声称由于王先生征信不过关,需要弟弟帮助其贷款,但贷款人和还款人依然是王先生,王先生需支付贷款金额的20%作为助贷手续费,王先生和弟弟信以为真。
随后,王先生贷款了10万元,并支付了2万元手续费。而实际上,这是王先生弟弟靠自己的征信获批的贷款,不明就里的王先生因此被中介欺骗。
某助贷机构从业者表示,A和B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贷款是在B的名下,双方都以为是A在贷款。A想要办贷款,结果没在自己名下。而B没有办理贷款,却平白无故背上负债。
记者了解到,借款人办理贷款后,贷款中介通常收取金额15%至30%不等的手续费,推高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增加了还款压力,而借款人亲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你的征信再差我们都有渠道做,你只需要找个人签字,贷款就能下来。”某受害者转述中介的话术,这里的“签字”其实就是担保,只是中介说得非常模糊。
记者以信用不佳、无法办理贷款的理由咨询某信贷中介,对方表示:“你的征信不好没关系,找找你亲戚朋友谁有五险一金,以朋友名义贷款,你来还款就可以了,对谁都没影响。”
“如果贷款人有相关资产抵押会更好,我们和银行有合作,信贷员人工审核,通过率更高。”中介表示。
现实中,AB贷暗含多重风险,名义上的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信用状况不佳的用款人贷款,当用款人无力偿还时,借款人将承担全部还款责任,导致信用记录受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A诱导B参与贷款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尤其在明知自己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诱骗他人贷款,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沈哲表示,在AB贷中,中介为了挣中介费“精心设计”,为实际贷款人设计套路找各种理由欺瞒朋友,相当于这场骗局的“教唆犯”,被骗人虽然不愿意一同贷款,但是因为好面子最终也卷了进来成为受害者。
“AB贷中,被拉进贷款中的被害人,可能是以共同贷款人的身份参与,也可能是以担保人的身份参与。”沈哲表示,以共同贷款人身份参与贷款的,一方不能还款时另一方承担共同还款的责任。以担保人的身份参与贷款的,担保人要提供抵押物,为贷款人提供担保。贷款人不能还贷款时,银行可以通过拍卖抵押物,用拍卖所得还贷款。
金融监管部门发文提示风险
各地监管部门对不法贷款中介,先后推出了不少针对性举措。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相关通知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今年3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发文,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贷款中介,尤其是AB贷风险。
“如果客户符合银行的放款条件,银行就会放款,但银行并不知道客户是否因为被骗而贷款。”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近期,有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提醒客户不要被不法中介蒙骗。
武汉众邦银行发布声明称,未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提醒用户提高警惕。山西介休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新沂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声明,明确表示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在贷款办理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费、手续费等费用。
有受害人向记者表示,中介所谓的有贷款渠道都是假的,其实就是征信好的人自己贷出来的,中介就是各种幌子,用套路赚中介费。
“AB贷的情况,很难判定贷款合同是无效的,因为贷款人是自愿签字。”某信贷从业者表示。
沈哲提醒,如果出现需要给他人提供担保的情况,在担保时要让被担保人给自己提供反担保,这样一旦贷款人无法贷款,自身承担了责任后,可以将反担保物拍卖,用拍卖所得补偿自身。“如果遭遇AB贷,一定要留好、留足客观证据,例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第一时间报警,寻求公安机关帮助”。
如何预防AB贷?
一是定期查个人征信。重点查看信贷交易明细,若有非本人办理的贷款,及时报案或通过诉讼的方式主张此笔贷款无效。查看查询记录,是否有未经本人授权的查询记录,可以向查询机构或者央行征信中心投诉。
二是不要做贷款担保人。如果亲人或者朋友让你做担保人(加分人、紧急联系人),一定要慎重。说的是零风险,实际上一旦做了对方的担保人,如果对方不还款,你就会成为还款责任人,严重的话可能会被起诉并承担法律责任。
三是警惕无良中介,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信所谓的“债务分析师”“金融规划师”,天真地认为天上会掉馅饼,没资质也能贷款、先交钱后放款的都需警惕。另外,不要轻信贷款中介的话术,签署合同务必要仔细查看条款。保护个人信息以防泄露。
据《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