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临朐,连片的大棚绵延铺展成一望无际的画卷。走进大棚,樱桃挂满枝头、草莓清香扑鼻、西瓜悬在空中、火龙果生长旺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眼前。临朐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涌现出一大批“樱桃村”“葡萄村”“山柿村”等,全县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探索出一条丘陵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晓晴
通讯员 赵晨旭
设施农业帮忙,南果北方“安家”
3月24日,记者走进冶源街道赵家楼村火龙果种植大棚内,南国风情扑面而来,一颗颗红彤彤的火龙果挂在形似仙人掌的藤蔓上,让人垂涎欲滴。
“咱种的火龙果皮薄、味甜、营养丰富。”大棚种植户马娟正忙着修剪枝条,“今年是我种植火龙果的第三年,这个大棚占地两亩,火龙果年产量在一万斤左右,年收入十余万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常人眼里,农产品品种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作为热带水果的火龙果又是如何“移居”临朐并结出硕果的?
“南果北种到临朐‘安家’,最大的底气就是科技种植。在设施农业的助力下,通过精细调控水肥,为火龙果生长提供优渥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昼夜温差也大,反而更有利于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口感风味自然更好。”马娟告诉记者。
绿藤红果,一颗颗果实长势喜人,吸引着游客前来采摘品尝、休闲游玩。带家人前来体验的游客林庆伦说:“真想不到在临朐竟能体验到采摘南方水果的乐趣。”
“当前,我们的火龙果销售主要是靠吸引游客采摘。家长带着孩子来采摘,可以让孩子了解火龙果在地里的样子,是如何长出来的,有助于孩子增长知识。”马娟介绍。
西瓜“吊”在空中,病害少糖分高
冶源街道火龙果硕果累累,柳山镇辛庄村的西瓜正茁壮成长。大棚里,一个个饱满圆润的西瓜沉甸甸地坠在瓜蔓上,长势喜人。
“传统技术栽培的西瓜,因为受阳光照射不均匀,很容易形成阴阳面,导致糖分分布不均匀。这种‘吊’在半空中生长的西瓜能够充分享受阳光,通风透气,病虫害也少,糖分更多且分布更均匀,口感更好。”种植户纪延红告诉记者,他们选择的品种是2K小西瓜,这个品种皮薄、瓤甜、汁多,深受消费者喜爱。
前几年,瓜农最怕的就是西瓜拉不出地、卖不出去。现在,大棚西瓜还在地里生长,订单就已经“爆”了。“我们通过采用‘冬暖式日光温室+立体化吊蔓种植+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种植技术保障了西瓜的品质,打开了销路。当前正处于西瓜上市的空档期,市场上供不应求,这座棚种了3亩西瓜,预计能卖15万元。”纪延红乐呵呵地说。
小西瓜种出大“钱”景,这是临朐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不断丰富群众“果盘子”的一个生动事例。
樱桃线上售卖,价高销路不愁
眼下,正值大棚樱桃的上市季。记者在山旺镇和庄村的一处樱桃大棚里看到,枝繁叶茂的大樱桃树上挂满了红润饱满的大樱桃。
“欢迎进入直播间,这是我们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大樱桃,汁水丰富、果肉细腻,现拍现发,感谢大家的支持……”镜头前,王瑞香热情地向直播间的网友介绍着山旺大樱桃。
“今天我大概直播了两小时,观看人数近2000人,预售达到一百多单。”王瑞香说,“原来我们主要走线下销售,其实不愁销路,但现在通过直播带货,能够多卖一倍以上的价格,省去了中间商这个环节,消费者也能够吃到更新鲜、便宜的大樱桃。”
目前,临朐县樱桃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大棚樱桃5万亩、从事该产业且年收入过50万元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达到200户以上,过10万元的达1.5万户左右,发展“樱桃经济”也成为临朐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拉动了种植、电商、采摘等多个产业的发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如今,临朐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正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