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稻田鸭变“野鸭” 农场主发“抓鸭悬赏令”

(2024年03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一农场主散养的千只媒鸭因未及时剪翅,变成了田间地头的“鸭霸”,为避免即将播种的早稻苗被鸭群蹂躏,他在社交平台发布“抓鸭悬赏令”,急寻技艺高超的民间捕鸭能手,一时火出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士赶来抓鸭。
  据该农场主卜先生介绍,自己的种植基地有1500亩水稻,其中部分农田为稻鸭、稻鳖等综合生态种养区块。其中稻鸭共育种养区块里放养鸭子,它们是萧山土鸭和钱塘江野鸭杂交的后代——媒鸭。因为自带一半野鸭血统,媒鸭长大后会飞,要在其未长大前人工剪掉一侧翅膀上的4根羽毛,防止长大后乱飞。
  卜先生称,自己去年在田里共放养了4000只媒鸭,每批1000只,前3批都顺利剪羽,只有最后一批鸭子因为放迟了,等其长到60天大该剪羽毛时,田里的水稻已经长得很高、很密了。这些媒鸭野性强又聪明,它们躲在稻田里,一旦有人接近便会飞走。由于是人工投放、饲养的鸭子,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不强,有的可能死了或是逃走,粗略估计田间还有500只媒鸭“逍遥在外”。
  “抓鸭悬赏令”一经发出,卜先生的电话铃就没停过。除了附近村镇的热心市民,还有从山东、安徽、湖北、江西等地专程赶来的专业捕鸭能手。他们携带了弹弓、捕鼠夹、网笼等工具,甚至有人带上了复合弓和装有网兜的无人机。
  卜先生表示,目前抓鸭效果良好,稻田里很难看到鸭子的身影。但他也表示,剩下的鸭子更警惕也更分散,会比之前更难抓,还需要更厉害的抓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