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肌肤接触很神奇 多给宝宝“爱的抱抱”

(2024年03月1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肌肤接触,尤其出生后早期的肌肤接触,对于母婴双方均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如何进行肌肤接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邵清春。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肌肤接触的操作方法
  肌肤接触,又叫“袋鼠式育儿”,是指宝宝和妈妈都裸露身体,直接进行皮肤对皮肤的接触。
  专业的肌肤接触,是将没有任何包裹的新生儿(可以穿尿片),以俯卧的姿势置于妈妈裸露的胸前或腹部,进行肌肤接触。肌肤接触过程中,要保证宝宝头部和手脚能自由活动,口鼻能自由呼吸。温度低时可以给宝宝盖一条毯子或戴一顶帽子。
  
  肌肤接触的时机
  肌肤接触的最佳时间是在产后24小时内,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如果在产房因为某种原因不能马上进行肌肤接触,回到病房后可以立即开始。如果妈妈因为某些情况没办法进行肌肤接触,爸爸也可代之。爸爸与宝宝进行肌肤接触,会增加爸爸的自信和保护的欲望。
  邵清春表示,在产后第一个小时,应尽早让宝宝和妈妈进行肌肤接触,并保证每天都有一段这样的亲密时光,肌肤接触做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获得的益处会越多。
  
  肌肤接触的好处
  肌肤接触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适应新环境,维持体温恒定。妈妈的子宫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胎儿在里面可以保持体温恒定。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皮肤脂肪薄,易散热,若保暖措施不及时,很容易出现热量流失、体温下降的情况。进行肌肤接触时,妈妈的身体可以给宝宝提供跟子宫内相似的温度,减少宝宝热量流失,保持其体温恒定。
  肌肤接触能稳定新生儿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肌肤接触时宝宝趴在妈妈胸前,宝宝的本能和乳房蒙氏腺体的气味会让其主动去寻乳和吸吮,吃到宝贵的初乳之后,宝宝的血糖自然会上升。虽然肌肤接触并非以宝宝吸吮乳房作为最终目的,但它确实是宝宝自主寻乳、含乳的基础。同时,肌肤接触也能够让宝宝减少为抵御寒冷而增加的肌肉活动,减少肝糖原消耗,低血糖发生率随之降低。
  肌肤接触让妈妈与宝宝有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减少妈妈产后抑郁的发生。分娩后的肌肤接触是宝宝与妈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妈妈隔着肚皮摸过千万次宝宝,和宝宝说了好多的话,现在终于可以真正抚摸着宝宝,面对面地与宝宝交流了。这种亲密接触可以促进妈妈荷尔蒙分泌,减少焦虑情绪,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肌肤接触有利于妈妈催产素和泌乳素的释放。宝宝与妈妈进行肌肤接触,使妈妈的催产素分泌更多,子宫收缩更好,减少产后出血的危险。此外,肌肤接触有利于妈妈乳汁的产生和溢出。新生儿有通过嗅觉寻找妈妈乳头的本能,充足时间的肌肤接触可以让他们自己爬向妈妈的乳房,并自发吸吮妈妈的乳头,让妈妈的乳汁分泌量更充足。
  妈妈和宝宝进行肌肤接触时,妈妈的气味、目光、温度等,都能给新生儿更好的安全感,能使宝宝更安静,睡眠质量更高,对其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进行肌肤接触还能帮助宝宝快速建立肠道菌群。肌肤接触有利于母亲身体中的有益菌在宝宝体内定植,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需要提醒的是,肌肤接触虽然好,但刚开始做时,一定要在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以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