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社会新闻

16版:光影记录

春节期间
注意这些法律知识点

(2024年02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临近,在这个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里,少不了聚会、娱乐、饮酒助兴……在这些司空见惯的过年习俗中,可能会忽视一些法律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
饮酒者出事,劝酒者要担责
  “我干了,你随意。”难得春节假期,好友相聚,把酒言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几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未安全护送醉酒者。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若出现意外,酒友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春节期间,如果因天气寒冷,导致醉酒者发生冻死、冻伤的事故,酒友同样担责;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劝酒人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甚至灌酒的行为,那么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因此,如强迫性劝酒行为导致饮酒人伤亡的,参加聚会的人,即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孩子压岁钱不可随意处置
  每年春节,总少不了孩子和家长关于压岁钱的一番“论战”。而形成这一“论战”的关键原因,在于家长们对“压岁钱到底是谁的”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
  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应该归谁呢?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压岁钱是亲朋长辈对孩子的一种财产性赠与。孩子或者其监护人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所有。而家长给对方孩子压岁钱是另一个独立的赠与行为,并不存在压岁钱之间的交换和折抵,所以,家长给对方孩子压岁钱的行为并不影响压岁钱的归属。
  压岁钱归孩子所有,父母能不能拿来使用呢?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所以即便压岁钱在家长处保管,家长也要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挪用为自己购置物品,损害被监护人财产权益。
  压岁钱到手,孩子们应该怎么使用呢?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小朋友所有,但是能不能随意支配还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购买一些文具、玩具、食品等,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如果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游戏充值、打赏等行为则需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返乡过节、走亲访友、聚会聚餐……春节期间公众出行需求旺盛,自驾出行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不疲劳驾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款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不超速驾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酒后驾驶要不得。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免不了喝酒助兴,觥筹交错间一定要切记不能酒后驾驶机动车: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就属于饮酒驾车,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车。
娱乐有度莫赌博
  春节放假期间亲朋好友相聚打牌、打麻将,要注意把握度。亲属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娱乐性质打牌不予处罚,亲属之外的其他人打牌切记输赢赌资不要突破上限,否则将可能涉及赌博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参与国(境)外赌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不得在禁燃时段和区域放爆竹
  春节期间许多人会燃放烟花爆竹以增添喜庆气氛,一定要注意安全防范,烟花喷射的火花容易灼伤人体、引燃物品、酿成火灾,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不仅要赔偿,更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要在指定的专卖点购买烟花爆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燃放,否则将会面临罚款甚至是治安管理处罚。尤其注意避免在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枢纽、油气罐站等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或其他重点消防单位周边燃放烟花爆竹。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燃放烟花爆竹损毁建筑或其它财物的,财物损失者可以要求赔礼道歉、停止损害,可能还需要按价赔偿。造成人身损害的,需要根据人身损害程度进行赔偿,包括医药费。若引起加油站、油库爆炸,山林、草原失火等事故,除巨额的赔偿外,很可能会涉嫌失火罪等刑事犯罪。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