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刘先生,66岁
前些日子跟朋友们聚会,谈到甘肃积石山地震和青海一村遭遇泥石流,我随口说自己捐了一点钱,结果有人就嘲笑:“你个傻子,现在谁还捐钱?你知道你捐的钱能到灾民手里?”随即有人附和:“富豪和明星那么有钱,也没见有多少人捐,你就3000多元退休金,逞什么能?”还有人说:“你那点钱起不到什么作用……”
看我有点尴尬,一个跟我从小玩到大的伙计说:“他一直这么做,从参加工作自己有了钱,只要看到谁有困难,他都是尽可能地去帮。他就是心善,宁可自己千节俭万省钱,帮起人来一点都心不疼……”
听到这里,一个喝多了的人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些做善事的要么有企图,比如图个好名声,要么就是个傻瓜。”
话很难听,可我没生气,因为不止一个人说我傻了。
我第一次被人叫作傻子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我8岁上学,到了冬天,班级要轮着生炉子,不会的同学可由家长代替。那时候,各家都不缺孩子,对孩子也就没那么上心,很多时候家长不愿意或者没空来生炉子。快上课了,老师才动手生火,教室里便烟熏火燎的。于是,我就跟那些不会生炉子的同学说,轮到他们值日时,我帮他们做。为这事老师表扬了我,但不久,原来会生炉子的同学也不做值日了,等到了第二年,生炉子就成了我一个人的事了。我二婶在学校当老师,她见我每天天不亮就到校,知道真相后就骂我:“谁叫你傻乎乎地给自己揽事呢,你多干了活,人家还拿你当傻子……”二婶找了我们班主任,老师也觉得不好意思,规定不能让别人代替生炉子,我这才不用天天灰头土脸的。
在我的记忆中,二婶是第一个叫我傻子的。我成人后开玩笑跟她说起这件事时,她不承认,说:“你从小就傻,一岁多时,你娘给你吃鸡蛋,你从嘴里抠出来给你姐姐。你奶奶就说,人家孩子都抢别人嘴里的好东西,这个孩子怎么傻乎乎的,把自己嘴里好吃的塞给别人?”
听二婶这么一说,我笑了,看来我的舍己为人是天生的,这下更不用在意了。别人说我傻就说呗,自己不觉得傻就行。
其实能说出这话也多少证明我真的有点傻,因为精明的人谁爱听别人叫自己傻子。年轻时,我也很生气别人这么叫我,但随着年龄增大,我越来越不在乎了,相反还有点得意,因为事实证明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吃亏是福,傻人有傻福。
先说说我做的那些让别人说我傻的事情吧。
十二三岁时,我给自家瓮里挑满水后,再给街上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奶奶挑水,雷打不动地挑了五六年,直到她去世;谁家垒墙修屋,我干不了大活,但总会去帮着和泥、递砖;看到哪个老人家在街上提着重点的东西,我会主动跑上去接过来,不管多远也要把他们送到家;工作后,工友们谁家“揭不开锅”了,我哪怕从嘴里省,也要给他们十块八块的;后来生活好了,只要看到有地方发生了地震、水灾,我都捐钱……
其实,我和媳妇结婚后,好多年日子过得很拮据,因为双方老的都帮不上忙,全靠我们俩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可即使自己不宽裕,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有了难处还是会帮。举个例子吧,为了买冰箱,我跟媳妇攒了好长时间才凑够钱,可一个朋友的母亲瘫了,因夏天太热起了褥疮,他想买台空调,钱不够找我借,我二话没说,把准备买冰箱的钱一把给了他。
我觉得做这些事情再正常不过,但很多人就认为我傻,尤其是以前单位组织给困难职工或者灾区捐款,规定普通职工捐50元,我就捐100元,规定捐100元,我就捐200元。像汶川地震,我不仅在单位捐了钱,还跟着几个朋友带着很多东西和钱去当地做了十多天的志愿者。
在单位捐钱时,有的工友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当面嘲笑我比领导捐得还多,背地里一口一个傻子地叫我。
说真的,一点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我依然能做到不去理会,还能坚持做自己。这并非是自我标榜,而是我明白一个道理:人得懂得感恩,最好能做到滴水之恩理应涌泉相报。
我说这个不是在唱高调,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和我们家就是受了太多的人帮助才有今天的。
以前的年代虽然每家都穷,但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孩子多、老人有病,家里八口人就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很多时候,还没到月底,供应的粮食就吃完了,我哥和我姐脸皮薄,每次都是我去亲戚或者邻居家借吃的,从没被拒绝过,而且我借五斤棒子面,他们给的只多不少;弟弟妹妹不管到谁家玩,这家给块窝头,那家塞个三合面卷子,实际上也是在帮我们;我爷爷动手术,四邻八舍的,这家借五块,那家借十块,就连孤寡老奶奶也挪着小脚到我们家送了三块钱……现在想想,那时的人真是又热情又善良。
当然,帮助是相互的,虽然我们家穷,也是尽力帮别人,出时间、出力气就不说了,我只说一件事:邻街的一个孩子,小名叫窝蛋,14岁成了孤儿,靠这家给口饭那家给口汤活着,我娘见他可怜,就让他到我们家吃饭。于是,他在我们家吃了整整两年的饭,虽然大多是窝头咸菜,但起码能吃饱肚子。他16岁时去新疆投奔远亲时,跪下来给我爹娘磕头,一句话也不说,就是一个劲地磕头。
一些人觉得我很傻,头脑一热就给人出钱出力,也有人觉得我虚荣,捐钱帮人是图个名声。其实,活到我这把年纪,越来越明白,谁也不比谁傻,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是认定人一定要报恩,还认定做好事一定会有好报。
我小时候,家里受到邻居和亲戚们的帮助,等我长大后,只要他们有困难,我都尽心尽力去帮。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我正义、人品好。有一年,我在街上看到有人打架,扶起了被打晕的那个人,他醒后认为是我打的,我被带到了派出所。那天也在现场的一个多年不见的老邻居,主动跟着去派出所给我作了证。当我表示感谢时,他说:“你帮了那么多人,我帮你这点太应该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更感动。
五年前,我接到了一个新疆来的陌生电话,那边的人开口就说:“恩人哪,我可找到你了。”原来是在我们家吃过两年饭的孤儿窝蛋。他到新疆后一直靠打工度日,生活很贫困,直到前些年,他的儿女都成家了,日子才好起来。他说一直忘不了我父母给他饭吃,忘不了饭桌上有个炒菜,我们家孩子都让着他吃,他先后给我家写过几封信,可因为拆迁都被拒收了,直到遇见去新疆旅游的我们家隔壁邻居,才得到我的电话。
之后我收到一笔汇款,两万块钱,是他寄的。那时起,我才知道他姓姜。姜大哥给我手机留的信息是:钱不多,是我这么多年的一点心意,千万收下。
简直太令人感动了,我把钱给了大姐,然后我们兄弟姊妹平分了。从那时起,我们都会往新疆寄东西,萝卜、花生、杠子头火烧,东西不贵,就想让他尝尝家乡的味道。前年,我跟媳妇去新疆旅游,特地看望了姜大哥,他看上去已经很老了,见面后我们都掉了泪。提起以前,他不停地念叨我父母的好,还说自己没有能力早点回去看望他们。我和媳妇临走时偷偷给他放了一万块钱,因为从他家的摆设看,日子过得比我们差远了,可即使这样,他还没忘了报答我们给他的那一点恩情。
这件事过去好几年了,但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它让我更加坚信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有一颗肯为他人付出的心,而且只要你做,收获就大于付出。我指的不是金钱上的回报,而是精神上的财富,所以,当我再往外捐钱再冲上前去帮人,被人说我傻时,我都一笑了之,说:“我不是傻,是出于感恩想要回报。”
上期内容读者反馈
流云:面对从小不省心,甚至叛逆到出格的子帅,父母用爱包容、倾尽所有,这种爱令人唏嘘、让人羡慕。子帅很幸运,他的父母不“鸡娃”。因为被好好爱过,子帅也拥有了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的能力,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成为他事业上升的最好助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这样对待孩子,像子帅这样能及时醒悟的孩子也不是随处可见。人来人往,各有缘法,正心守善才能守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