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1833年-1898年)年轻时就读于牛津大学,他立志成为一名受人景仰的人。但命运的齿轮在不经意间悄悄转动,当伯恩-琼斯与拉斐尔前派绘画大师、诗人罗塞蒂结识之后,他蓦然意识到——或许艺术才是自己真正的缪斯。于是,他拜罗塞蒂为师,开始了其艺术设计和绘画生涯,并常常在各大博物馆的画作前流连,数次去意大利临摹大师作品。
很快,这个没有受过正规学院训练的天才年轻人就在艺术界和设计界崭露头角。他一生共画了200余幅油画,这些画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气息,唯美细腻带着淡淡哀伤,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让人看了无法自拔。
“没有伯恩-琼斯的格罗夫纳广场,宛如没有哈姆雷特出场的《哈姆雷特》。”这是伯恩-琼斯的巨作《金色阶梯》在英国伦敦格罗夫纳广场展出时人们议论的话题。这幅画带给他无尽的声望,让他成为那个年代自带流量和话题的“网红”。自1881年之后,伯恩-琼斯甚至无需再办任何展览来刷存在感。
《金色阶梯》(The Golden Stair,269.2cm×116.8cm)画幅巨大、尺寸将近三米,且高度是宽度的两倍之多,形成了罕见的狭长的巨幅构图。伯恩-琼斯独具匠心地将圆弧形结构运用于少女群像布局之中,完美地呈现了人物修长的面貌体态,成为西方绘画中独树一帜的油画作品。
《金色阶梯》仿佛是刚刚结束一场合奏音乐会,18位气质高贵、姿容精致的少女乐师,赤裸着双足,身穿蓝灰、绿灰、暖灰色希腊式长裙,带着乐器缓缓步下金色阶梯。她们有的喁喁私语,有的回眸凝思,有的俯首探路……虽姿态各异,却一律恬静优美、款款而行,像踏入凡尘的仙女。这幅画让观众仿佛听到了天国的乐音和少女的耳语,袅袅不散。
据说伯恩-琼斯的妻子是位音乐家,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欣赏音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伯恩-琼斯尝试着让音乐如画作一般在时间流逝中凝驻,以期留下令人久久回味的图像。的确,伯恩-琼斯做到了。他通过描摹少女们连续的行进队列,让她们连贯的动势与楼梯的螺旋形相依相生,使画面看上去舒缓而有节奏,并且还对人物之间的距离和停顿也做了绝妙处理,产生了难以言说的韵律之美。
整幅画明丽清新,无论是金色的台阶,还是少女们的华服、发肤,都被一抹沁暖柔和的金黄色调所笼罩,使得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温暖而神秘的感觉,传达出梦幻般的和谐与安宁。它过滤掉人间烟火气,让这幅画拥有了一种非人间的、超世俗的艺术氛围,展现出灵动的诗性之美和纯粹的理想之美。特别是在楼梯的描绘上,伯恩-琼斯运用了丰富的层次和细腻的笔触,使得楼梯看起来既真实又梦幻。
金色的阶梯像一曲金色变奏,它既连接了现实与梦想,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它代表着人生的旅程。每个人,不管是画家本人、看画的你我,还是画中的少女们,都在这个旅程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