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潍坊锦阳小学组织学生和家长走进山东圣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孔子礼堂,举行亲子拜孔仪式。学习拜师礼、诵读《弟子规》等活动环节,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提高了家庭凝聚力和幸福感。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了解孔子文化,学习揖礼要领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孔子礼堂看到,小记者、其他同学以及随行的家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换上汉服,整理衣冠,端正容色,等待拜孔仪式开始。
活动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先讲解了姓氏的来源,让大家对姓氏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工作人员还与小记者进行了现场互动。“谁知道孟姜女姓什么?”“姓姜”……通过互动问答,大家对姓氏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随后,工作人员给大家重点介绍了孔子文化:“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思想,‘至圣先师’是中国人对孔子的崇高礼赞,孔子更被称为‘万世师表’……”
拜孔仪式开始前,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和示范揖礼:“双手四指平伸交叠,大拇指内扣。注意,男生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生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不要反了。”大家都听得专注,认真学习揖礼的动作要领。拜师礼是古代学子与师长初次见面时的一种礼节,学子们整肃衣冠,怀着一颗感恩、恭敬的心,向老师们行三叩首之礼。听完讲解后,同学们在一旁比划起来。一拜一叩间,流露出感人的情感。
行拜师礼,传承尊师重教美德
拜孔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这一仪式,人们向孔子表达崇敬,传承儒家思想,激发学习热情,弘扬崇尚学问、尊重教育的价值观。
拜孔仪式正式开始后,现场全体人员怀着对圣人的敬畏之心,体验了拜师礼的全部流程。小记者代表身着汉服,扮演了仪式的主祭官、陪祭官等。随着鼓声循序渐进,小记者缓步而行,进入孔子礼堂,开启祭拜典礼。在庄严肃穆的礼堂内,大家进行了诵读祭文、献祭、行迎神礼、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行送神礼等流程。大家肃然而立,至虔至诚,向孔子雕塑行礼鞠躬。
活动中,小记者仿佛穿越到古代,一个个宛若谦谦君子,一言一行,有模有样。在高大的孔子雕像前行揖礼、听师训、诵经典、明心志,他们在这里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通过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等古礼体验,让小记者铭记尊师重教、品行端正的美德。
在拜孔仪式中,今年12岁的李晨辉作为礼乐官之一击鼓传音,带动了全场的气氛。“这是我第一次敲鼓,是来到这里现场学习的。通过敲鼓,我感受到了拜孔仪式的庄严威武,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李晨辉说。
“拜孔仪式让我内心无比激动,通过拜师礼,我明白了老师的重要性。”小记者孟霖汝说。
读《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的最后环节,大家一起诵读了《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抑扬顿挫、掷地有声的朗读声回荡在活动现场。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小记者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次体验拜师礼,我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尊师重教的重要性,活动很有意义。”潍坊锦阳小学的庞玫静同学说。通过此次活动,她了解了更多国学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她的学习和成长都很有帮助。
第一次体验拜孔仪式的家长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他们认为这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仪教化,不仅对孩子来说是一次文明洗礼,对家长也是一次文明教育。“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亲子拜孔仪式,收获颇多,不仅了解了国学知识,还增进了亲子感情,感谢潍坊日报社组织的这次活动。”家长代表刘真真说。
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动通过拜孔仪式,让传统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尊师重教的种子,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下一步,他们将组织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助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