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教师,秉持着近30年对儿童教育的拳拳深情,用文学熏陶着孩子们的成长;她也是一位作家,用细腻的笔触书写灾难面前的无私与大爱。她就是寿光世纪教育集团的张冠秀老师,她在深爱的教育沃土中构建文字田园,将一部承载着儿童环保教育理念与至纯至真审美意蕴的儿童小说《天水谣》呈现给孩子们。日前,《天水谣》获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近日,记者来到张冠秀支教的寿光市稻田镇田马小学,听她讲述爱与守护的故事。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蒙亮
阅读课打破常规,孩子们非常喜欢
2023年12月21日,窗外天寒地冻。寿光市稻田镇田马小学一年级六班教室里传出稚嫩的诵读声,“大河大河你快走,走到大海不回头。正月正,九月九,巧儿给你梳梳头……”诵读完童谣,孩子们争抢着让张冠秀老师“抱抱”,一堂打破常规的阅读课,孩子们竟喜欢到了如此这般。
孩子们诵读的童谣来自张冠秀的儿童小说《天水谣》,书中三首童谣在孩子间传唱已久,张冠秀教过的学生还根据这首童谣,利用两个大课间自编桌舞。
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孩子们喜欢,还一举拿下山东文学最高奖?“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守护的故事,是一部保卫家园主题的生态儿童小说。”张冠秀说,作品中没有血缘关系的老河头一家人,默默无闻地爱绿护绿、修堤筑坝,过着简单而纯粹的田园生活。然而,一场无情的洪水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善良的巧儿和水生发起一场“童子军”拯救行动,帮助村民挽回经济损失。老河头在重重质疑声中,用生命保卫了家园。他们的无畏举措深深地感召着人们,赖七、大栓、翠嫂等人物接替守护大河,持续传递大爱情怀,共同写就了一部美丽而不朽的乡村诗篇。
张冠秀说,大江大河是大地的血脉,流淌于祖祖辈辈的生命之中,人类取之于此,受惠于此,有时却做着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2018年夏天,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作为环保志愿者的她深知,大自然受伤了、发怒了,慨叹的同时她陷入沉思:“扛起沙袋去前线、捐款捐物,能做的我都做了,还有其他更有力的救援方式吗?”有!就是写作!她决定把那些感动的抗洪瞬间写出来,在更多孩子心里埋下生态环保的种子。
月余完成初稿,每次改稿都泪流满面
创作的念头一旦萌发,便一发不可收拾。2018年9月5日深夜,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张冠秀:“开始吧,写一个关于爱和守护的故事,献给那些常年默默坚守在生态保护基层的人们。”
张冠秀只构思一周便敲定题目《天水谣》。那段日子,她白天上班上课,晚上、周末关掉手机,屏蔽一切外来干扰因素,完全融入故事,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嘻笑泪流。35天的业余时间,一气呵成13.5万字的初稿。“故事是虚构的,人物没有具体原型,但每个人物都似乎隐含在我的阅历与视野中。我小心翼翼地从众人的身上采集着光芒,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编织这个感人的故事。”张冠秀说。
出版前曾数度改稿,张冠秀每次改稿都泪流满面。尤其写到水生“一家一家敲门,他用手势和泪眼表达着请大家去大堤帮忙的恳求”时,数度落泪。“我不知道小说能否打动读者,反正打动了我自己。”张冠秀说。
创建并实践“绿色教育”,走上创作之路
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少年张冠秀由于条件所限,几乎没读过多少课外书。工作后的阅读仅限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但她对学生的作文情有独钟,常常在课前朗读,还略加美评。她坚持每晚给儿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在亲子陪伴中进行阅读积累。
《天水谣》是张冠秀出版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却不是她写的第一部作品。张冠秀说,自己是不小心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而所谓“不小心”其实源于她对儿童教育的深度思考和挖掘。
20多年前,张冠秀对教育产生些许思考,创建并实践着一种涵盖地理、文学、环保、心理等多门学科融合的“绿色教育”。除了初中地理教学,2008年底,她创建绿鸽环保社团,到2012年,已利用业余时间策划、组织了百余项环保公益活动。每次活动后,她跟学生同写活动记录与反思,辅导学生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了百余篇环保作文。
频繁的公益活动和习作,使张冠秀所教班级的语文素养整体上升,也推动了她的文学创作,她一头扎进文学的海洋,走上创作之路,陆续发表小论文,出版绿色教育理论专著《为跑偏的教育转一度角》、环保童话集《绿火》,开启了读与写的良性循环。
吸吮文学甘露,创建童心悦读课程
文学深情呼唤张冠秀,当她惊诧于文学教育的方式时,在学校语文老师推荐下,走进知名作家的儿童文学世界,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该作家当时出版的全部儿童文学和学术理论书,那些将困苦生活中的坚守与乐观升华成大美、大爱、大善的故事,她边读边哭,哭完再读,“与自己的教育观产生强烈共鸣”。
张冠秀觉得自己就像多年缺水的荒漠,不停地吸吮着文学的甘露,陆续读了普鲁斯特、肖洛霍夫、博尔赫斯、卡夫卡、巴尔扎克、沈从文、汪曾祺等中外作家的著作。暑假期间,她备好食物,带着三四十本不同种类的书,“闭关”阅读。
随着对儿童教育研究的跟进,张冠秀意识到,一个具有真善美人格的人是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2012年硕士论文发表后,她觉得环保活动必须再深入,于是提出更高层次的生态环保教育——“心灵环保”理念,并创建童心悦读课程,将阅读、写作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利用优秀的儿童文学柔软孩子们的心灵,希望孩子们在优质的阅读与写作中,做一个对社会、国家、自然有用的人。
2019年儿子考上大学,张冠秀主动申请支教,到乡村开展童心悦读课程。她说,从城市到乡村的五年实践证明,这是不错的阅读启蒙与成长对策。
张冠秀内心住着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于她而言,创作儿童文学没有代沟,11万字的生态动物小说《第六号天鹅》已被出版社约去,以二战为背景的红色爱国题材小说基本定稿……她已明晰未来创作之路。
“从《天水谣》开始,我将努力构建一片文字的田园——温暖与诗意并存,阳光与乐观同在,美好与感念嵌合。我们将一起成长,一起为大自然描绘绚烂的画卷,一起呵护孩子们的童年。”张冠秀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