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雨水增多,蚊虫等病媒生物进入繁殖生长活跃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谨防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水痘和蚊媒传染病,防止中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1.警惕食源性疾病
气温升高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条件,食品容易腐败变质,各种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应注意预防。要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熟食品分开做,隔餐食物要热透,不吃腐败变质食品;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进食冷饮要做到适时、适量、慢饮;野生蘑菇不采食;芸豆、扁豆、四季豆烹调时一定要充分熟透;如果出现腹泻,应及时就医。
2.手足口病仍在流行季
科学预防手足口病要牢记“洗净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的“十五字”口诀。儿童家长应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奶瓶、奶嘴及孩子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3.水痘进入高发季
每年4月至7月、11月至次年1月是水痘发病的两个高峰期,家长及学校需做好防治水痘的准备。
如果孩子得了水痘,从出疹开始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期间,由专人照顾;患儿的衣服、毛巾、玩具及餐具等要根据情况及时消毒;剪短患儿的指甲,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因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从出疹期到结痂前不宜洗澡,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手揉眼睛引起病毒性角膜炎;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如果孩子没有完成2针的水痘疫苗接种,记得及时补种。
4.警惕蚊媒传染病
夏季蚊虫等病媒生物进入繁殖生长活跃期。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可以通过蚊媒传播。
清除各种积水是灭蚊的根本措施,包括清除房前屋后的鸡蛋皮、瓶子、瓶盖、塑料布等易积水垃圾,积存养花的雨水一周内用完;家庭可以安装纱门、纱窗及使用蚊帐防蚊;在野外和户外活动时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如出现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5.防止高温中暑
每年夏天,高温都是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建筑工人、外卖人员、环卫工人等露天作业的人员,以及在户外剧烈运动人员,容易发生高温中暑。
要保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少量多次饮水。当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先兆中暑症状时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时立即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