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阳气不足?这几招助你有效“养阳”

(2023年04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会找上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很容易出现阳气不足的问题,若后天疏于养护,同样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可以试着用手触摸肚脐上方和下方,感受温度的差别,如果肚脐上方温热,肚脐下方冰凉,则预示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易患哪些病痛?驱寒养阳的方法有哪些呢?记者日前联系潍坊市中医院的专家对此进行解答。
阳气不足,易患6种病痛
  1.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症状严重的人,膝盖以下、胳膊肘以下都是凉的。
  有一种冷只是四肢末端冰凉,仅手腕和脚踝以下冰冷。这种情况通常与气血壅滞、阳气闭塞有关,需要行气活血而非单纯养阳气。
  2.怕寒怕冷还怕风 这种怕风怕冷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因为阳气虚,化生的热量不够、抵御外寒的能力也会相应变差。
  气虚也会怕冷怕风,不过气虚往往会出现稍微一活动就气喘、出汗的情况,此时补脾胃、补气效果更好。
  3.频繁感冒咳嗽 阳气足的人病了,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阳虚的人反而症状轻微,痊愈得慢。
  4.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西医又叫变应性鼻炎。
  从中医的角度说,本病属正气不足、寒邪入侵于表、郁滞于鼻窍,主要跟肺、脾、肾的虚损有关。
  5.胃寒、胃痛、腹泻 有些人受凉或吃些寒凉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经常不成形,同样与阳虚、脾阳不足有关。
  6.夜尿多、睡眠不好 晚上没喝多少水,上床睡觉前也上厕所了,但半夜总是频繁起夜,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
  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驱寒养阳,试试这4种方法
  1.晒太阳 中医认为,身体的背为阳、腹为阴。
  只要保养好背部,就能让人体的背部发光发热,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平时晒太阳时,可着重晒晒后背以补阳气。
  2.拍拍背 中医认为,拍打按摩背部可以有效获得阳气。
  拍打手法是手指并拢,掌心部位中空,沿着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复5遍;然后双手搓热,温捂腰部,每天1次。
  3.吃韭菜 中医认为,韭菜性味甘辛温,具有温肾助阳、益肝健脾、行气止痛、止汗固涩等功效。适量吃韭菜,不仅能够补阳气、祛阴寒,其所含的蒜素还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可以抗菌防病。
  4.吃点调味品 吃一些辛味的调味品,可以保护阳气。
  葱: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循环,促使发汗,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体内寒气。
  大蒜: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同时帮助降低血脂。
  生姜:其辣味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具有健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