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抽血检查。那么,什么血液检查会这么重要和普遍呢?抽血能查出哪些疾病呢?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时代表示,抽血只是口头上的说法。在医学中,抽血这一步骤被称为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中又被细分为血常规检查,激素验血检查,脏器功能检查等,通过血液检测查出的疾病是比较多的。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液的一些基本指标,比如血脂、血压、血糖等,将基本指标和参考值进行对比,从而诊断患者是否存在“三高”等代谢疾病症状,从而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激素验血检查:比如检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肾上腺激素含量等等,从而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例如甲亢、甲减等。针对女性的血液激素检查中,还可以通过雌激素含量,初步诊断是否存在妇科疾病隐患。
脏器功能检查:通过血液的情况,判断五脏六腑是否健康。比如通过血液中转氨酶、胆红素含量,诊断肝病隐患;通过酶含量、代谢物判断血管和心脏健康等。
此外,在现代医学条件下,血液检查还可以用来筛查肿瘤标志物和癌胚抗原,对防治癌症,也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为什么抽血一抽就是好几管?一方面试剂盒和化验的机器不一样,另一方面每一种检查都必须有一定的血量才能更加准确。所以就需要好几管,每一管也必须有一定量的血。
看着采集管里刚抽出来的血,大家通常会想,为什么血颜色发黑?是不是身体有问题?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惠珍表示,其实健康的血液就是暗红色。因为平时验血是从静脉抽的,本身颜色就发暗,而且通常是空腹状态,一整晚没有吃喝,血液颜色也会加深。另外,由于采集管内部是真空,看起来呈暗红色。所以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那些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量多,含氧量多,所以看起来很红。
如果抽出的血液颜色较淡可能是贫血导致,等化验结果出来后要及时调理身体;高血脂患者抽出的血液颜色通常是乳白色,也被称为是“牛奶血”,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要尽快治疗。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