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日报社推出“张记者拍照啦”特别活动——亚星桥上留个影,得到市民热烈响应,不少人纷纷扫码联系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驰。通过张驰的镜头,延续着对亚星桥的不舍,陪伴亚星桥走完它的最后一段旅程,作为告别这座桥梁的纪念。在亚星桥边工作生活过的老年人、让亚星桥见证美好爱情的中年人、从小在亚星桥边嬉戏玩耍的青年人……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署名除外)
刘晓梅
高新区东方世纪城小区居民
要把这座桥的历史讲给孙子孙女听
2022年6月10日,潍坊晚报07版以《十六岁 她从昌乐骑车来看“东风桥”》为题,报道了家住高新区东方世纪城小区的刘晓梅,16岁时在白浪河畔的东风桥拍下多张照片,记录青春岁月的故事。报道刊登后,勾起不少人的难舍回忆。
“从东风桥到亚星桥,两座桥陪伴我走过30载,这里见证了我的青春和成长,我赶上了好时代。”刘晓梅说,近期亚星桥就要拆除重建了,希望张驰为她再拍摄几张照片,未来有机会把这座桥的历史讲给孙子孙女听。
今年46岁的刘晓梅告诉记者,16岁那年听说城区的白浪河和东风桥特别漂亮,一直想来看看,但因为交通不便,迟迟未能成行。有一次,她和朋友临时起意,骑着自行车就从昌乐来到城区,东风桥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晓梅19岁时来到城区一家单位工作。亚星桥通车后,她经常来这里玩,和同学在白浪河边结伴晨跑。亚星桥周围是青砖垒成的古城墙,抬头望见蔚蓝的天,吹着温和的风,绕过柳枝,还能闻到些许清香,好不惬意。“当时站在亚星桥上,感觉气势恢宏,看着周围美丽的景色,特别自豪,感觉很幸福。”刘晓梅说。
“最近经常看见一拨又一拨市民来到亚星桥,以它为背景拍照,我如梦初醒般地想起,亚星桥要拆除了,真是感慨万千。”刘晓梅说,亚星桥有太多难忘的回忆,虽然即将落幕,但新桥更能彰显潍坊现代化城市的独特魅力,也一定会成为城区新的标志性景点,以后同样会成为一代潍坊人心中的经典。
董翠美
奎文区世纪花苑小区居民
女婿每次回潍坊,都要到这里转转
“我女婿是湖南人,他第一次上门时,我就带他去逛了亚星桥,心里很自豪。”67岁的奎文区东关街道世纪花苑小区居民董翠美谈起对亚星桥的情感时打开了话匣子。
董翠美的女儿2012年结婚,结婚前女婿第一次来潍坊,热情的董翠美就想着带女婿看看潍坊的风景。“亚星桥是我每天遛弯的地方,这里繁华又热闹,而且附近有奎文门、通济门等建筑,最能代表潍坊的历史底蕴了。”董翠美说,一家人对这个提议十分认同,因此吃过晚饭后欣然前往。
董翠美的女婿看到,亚星桥中央由四根不锈钢柱子高高托起一个星球图案的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就像七彩明珠,将夜晚装扮得格外好看,桥边的人们肆意地吹着风,车来车往,舒适又惬意。
“当时我女婿一直夸赞这里太美了,以至于他们每次回潍坊,都要到这里转转。”董翠美说。
作为一名潍坊人,董翠美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董翠美在东风桥附近赶大集卖衣服,迎来送往,日复一日。“那时候这里全是土路,待的时间久了,身上经常沾满泥土。”说起曾经的一幕幕往事,董翠美仍然历历在目。
自1984年我市举办第一届风筝会后,城市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大集也悄然逝去。1996年,亚星桥正式建成通车,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夜幕下的亚星桥灯光绚烂,分外迷人,特别是星球图案上的地图,象征着潍坊张开怀抱欢迎五湖四海的每一位友人。
“现在的亚星桥已经‘疲惫不堪’了,但它的形象在我们一家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希望通过张驰记者的镜头,把这份美好留住。”董翠美说。张瑞海
潍柴集团退休职工
选择亚星桥附近的房子,在家就能看到桥
“经历风风雨雨近30年的亚星桥,对我们老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近日,在亚星桥东侧,73岁的张瑞海抚摸着即将拆除重建的亚星桥,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张瑞海老家青岛,年轻时来的潍坊,在潍柴集团工作直至退休。“我原来在火车站附近居住,晚上没事就喜欢出来遛弯,从东风桥到亚星桥,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张瑞海告诉记者,出于对亚星桥的喜爱之情,让他在后来选购新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亚星桥附近的房子。
张瑞海搬到新房后,在家里就能看到亚星桥,它的样子早已深深印入脑海。除此以外,亚星桥的人文历史让张瑞海印象格外深刻:“除奎文门和通济门外,前几年亚星桥修整护栏时,将‘潍县十景’印章图案镶嵌在南北两侧的护栏上,不仅彰显了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旧桥承载的是过去的记忆,而新桥将会成为一颗闪亮的‘明珠’。”张瑞海说,他仔细看过新桥的设计方案,重建后的新桥造型独特,车行道和人行道也都变宽了,不仅市民通行更加便捷,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提高了城市美观度。
“等新桥正式通车后,一定会吸引很多市民前来观看拍照,很期待新桥的样子,到时候我还会再邀请张记者,来拍摄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张瑞海说。
瞿静静
奎文区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工作人员
儿时每天放学后,就和小伙伴来这里玩
“儿时每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就来这里玩,这里是我们的秘密乐园,毫不夸张地说,亚星桥哪里有洞眼我都一清二楚。”作为一名在亚星桥边长大的孩子,这座桥是瞿静静最好的玩伴。
今年32岁的瞿静静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3月14日,在亚星桥东侧,张驰为瞿静静及其好朋友拍下了一张合影,与它告别。瞿静静指着亚星桥不舍地对记者说,该桥通车后,高耸的桥身、宽大的桥洞和平整的桥面,成了她和小伙伴经常驻足玩耍的地方。倚靠光滑的护栏,望着疾驰的汽车,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幻想着,议论着……站在桥上,除了秀丽的美景外,还常常有清风徐来,这些风儿说来就来,说走就在,即使青春有再多烦恼,也可以随风而去。
瞿静静毕业后成了奎文区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以另一种身份来默默地陪伴和守护亚星桥。
“每次巡河,我都会来看看亚星桥,它安详地‘卧’在那里,迎来送往。”瞿静静说,“现如今,亚星桥就像一位疲惫的老人,弯弯的身子,即将睡去。对亚星桥的情怀,并不会因为它的落幕,减少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