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丁义珍式窗口”为何层出不穷

(2023年02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宋玉璐
  近日,网传江苏苏州吴江区芦墟第五人民医院现“丁义珍式窗口”,引发网友关注。当地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缴费窗口装有玻璃墙,并留有一个窗口,一名老人正半蹲半跪在窗口前,与工作人员交流,身后还有其他患者排队。粗略目测,窗口高度和成年男性腰部齐平。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椅子不是我能决定的,这个我只能向上反映。”   (据每日经济新闻)
  在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前区委书记丁义珍设计的光明区信访局窗口,其窗口低矮没有椅子,来访群众只能站着弯腰低头和里面的工作人员交谈,这种不合理的“丁义珍式窗口”因此成为网络热词。网友们发现,这种窗口并不只存在于电视剧中,各地公共服务场所的低矮窗口屡见不鲜,如此“艺术来源于生活”,可千万要不得!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苏州这家医院,前来就医的老人半蹲半跪在窗口前办理缴费业务。镜头外的我们不禁发出质疑之声:为什么医院的服务窗口设置这么矮?为什么窗口里的工作人员能坐着办公,外面的市民只能半蹲半跪缴费?为什么不能加把椅子?
  事件发酵后,该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会将此事向上反映。可以确定的是,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医院服务意识的缺位,是极度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该医院能对服务窗口做出彻底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种向上反映、层层审批的速度,难道真的比加一把椅子要快吗?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能自作主张,但这种“多此一举”的行为,对患者来说也许正是暖心之举。
  改变不合理的服务窗口,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作为公共服务部门,要自觉提升服务意识,不但要追求为人民便捷办事的速度,更要关注为民服务办事的温度。另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快制定服务机构窗口统一标准,让服务窗口建设有规可依,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让其实现真正的便民利民,将“丁义诊式窗口”永远留在电视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