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

本轮疫情已经基本结束 但不是完全结束

专家研判分析认为,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2023年02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综合消息 2月2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3年多来,国家卫健委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介绍,2022年11月以来,我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防控目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未出现春节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导致的疫情大范围传播扩散,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我国取得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意味着经受住了疫情冲击考验,建立了人群免疫屏障。本轮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完全结束。目前仍然呈现局部零星散发状态。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自2023年1月8日我国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通过监测已发现数例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关联XBB.1.5病例,没有再发现续发病例。
  据国外监测数据,虽然XBB.1.5传播力较强,但个体感染XBB.1.5后出现的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症状相似,没有发现其致病力增加。
  目前,我国在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的(包括输入和本土)、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者个案调查、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旦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或毒力增强的新型变异株,及时按照相关方案采取措施。同时,我国刚刚经历了疫情大流行,人群体内留存的中和抗体会在短期内提供免疫保护作用,专家研判分析认为,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常昭瑞说,目前,各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发生,既往未感染过的人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学校是人群集中、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后,未感染者存在感染风险,但由于目前我国人群整体免疫水平较高,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