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许嫣(化名),女,48岁
缘来缘去,最美好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作者:于恩胜
我九岁那年,大姑抱着一床小被子进了我们家,她把小被子放到床上时,我看到了一张蜡黄的小脸。我已经懂事了,知道这个孩子要成为我们家的人,要成为我的弟弟。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弥漫着中药的味道。见妈妈皱着眉头喝碗里黑色的汤水,我问:“妈妈,你喝的什么呀?”妈妈不吭声,奶奶就说:“你妈喝的是糖水,喝了就能给你生个小弟弟,你要不要?”我说:“要,我喜欢弟弟。”这样问了两年后,妈妈不喝药了,又过了几年,大姑抱着弟弟来了。
妈妈婚后六年没有生育,看了无数医生,西药中药吃了好多年才有了我,她生我时出了意外,之后就没再怀孕。眼看她都快40岁了,爷爷忍不了了。到我爸这辈,我们家已经三代单传,爷爷说家里没有续香火的,他死都闭不上眼。
于是,他们商量抱养一个男孩。大人们没背着我,甚至问我想要个什么样的弟弟,我说:“要圆脸大眼睛的,我要叫他小龙。”
第一眼见弟弟,我很心疼,因为他太瘦了,我说:“我去门市部买牛奶给他喝吧。”
我们家隔一条街有个副食品店,卖鲜牛奶。我每天放学先拐个弯去拿牛奶,碰到邻居,他们都打趣:“你可真有个姐姐的样啊。”
被人一夸,我更来劲了,小龙五六个月时,我做完功课就抱着他出去玩。弟弟长得好,眼睫毛跟小扇子一样,他还爱笑,只要见人就咧着嘴笑,满街的人都喜欢他。
小龙一岁时,我背着他去看娶媳妇的,听见鞭炮声响起,我急着快跑,不知被什么绊了一跤,我怕磕着小龙,本能地张开胳膊趴了下去,结果一头扎到沙土地上。等到了医院,医生一边拿镊子从我脸上夹取沙粒,一边说:“可惜了你这张脸啊。”
我脸上的结痂过了好几个夏天才渐渐消失,以至于我妈说:“当时我们都以为你毁容了呢。”
亲朋好友都知道我疼爱这个弟弟,却不知道,我们一家为他付出了太多心血。
小龙一岁时,我们才发现他不对劲:脖子发软,不会站。因为吃喝拉撒听力都正常,就以为他胎里弱,长大些就好了。等到两岁还不会走路不会叫人,爸妈带他到当地医院也没查出什么毛病,只说发育缓慢,让加强营养多晒太阳。当发现他脖子有点歪时,一家人吓坏了,到北京找了专家,才知道是脑瘫,因为症状轻微,加上年龄小,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家里的气氛一度让我窒息。小龙会长成什么样子?能治好吗?如果病情加重成了傻子或者瘫痪怎么办?等爸妈老了谁管他?
爷爷奶奶和爸妈嘀嘀咕咕时,我听得心惊胆战。当妈妈抱怨爷爷非得抱个续香火的,到头来找了个大累赘时,爷爷火了,说要把小龙送走。奶奶不高兴了:“他又不是小猫小狗,养够了说扔就扔,既然咱抱了他,是福是祸都是咱家的命,你们不养我养。”
其实,爷爷说的是气话,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只是给弟弟吃得更好了,还尽量多锻炼他的语言和行走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弟弟三岁时终于会叫人了。吐字不清楚,却是话唠,一天不停地叫。脖子还是歪的,走路也斜着身子。
小龙查出有病后,家里一切都不一样了。为了给他治病,经济明显拮据,爸妈脸上忧愁的表情藏都藏不住,爷爷因失望和压抑,身体每况愈下,小龙五岁时爷爷就走了。
爸妈开始严格督促我的学习,他们说:“你得有出息,将来这个家得指望你。”那时,我有点叛逆,顶嘴道:“当初要弟弟的时候是想指望他吧。现在你们指望我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这话让奶奶听到了,她说:“谁指望谁还不一定呢,别看龙龙这孩子脑子慢,可心眼儿好,做事又认真,等大了让他学个手艺,保准能养活自己。”
小龙学业上一塌糊涂,别人一天能懂的东西,他一个星期也学不会。这个我们认账,可他时常被一些熊孩子欺负,让我们很难受。看他无数次哭花了脸回家,奶奶就心疼得掉泪,爸爸去学校找过几次,后来也没劲了。
妈妈对抱养弟弟本就心怀不满,加上弟弟有病,妈妈对他一直不是很亲,但小龙会用他能想到的法子讨好她:因为爱劳动奖励了一朵小红花,他会给妈妈;遇到邻居给他一个桔子,他也会剥开塞到妈妈嘴里。
奶奶说:“谁说俺龙龙脑子不行,他多会来事啊。”
我大三那年,奶奶去世了。我们都很难过,可最难过的还是小龙,他从四岁起就跟奶奶睡一张床,奶奶最疼的也是他。有一次他发烧,奶奶一天一夜没合眼,不停地用酒精给他擦拭身体。
奶奶走后,小龙不吃不喝,谁劝也不听,最后还是我哄他:“奶奶在天上看着呢,你不吃饭,她该多心疼啊……”小龙半信半疑地恢复了饮食,但从那以后,他变得沉默了很多。
小龙初中毕业后,爸爸送他去了朋友开的汽修厂。说好不要钱,让他学点本事就行,可小龙第一个月就给了妈妈1000元钱。爸爸以为朋友是出于面子,一问才知道,小龙虽然脑子慢,但他勤快,每天把干活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知道给师傅倒水,重活累活抢着干,给他这些钱一点也不多。
我研究生毕业时,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回潍坊还是留上海。
从小龙查出脑瘫开始,我就明白自己被爸妈寄予厚望:给他们养老,照顾弟弟。
谈恋爱时,我先讲这个,结果吓走了好几个喜欢我的男生,直到遇见洪途。他听完我的话,说可以来潍坊创业,跟我一起照顾家庭。
我很纠结:他的事业已有基础,回一个小城市重新打拼的结果难以预料,我不能太自私。
跟父母提这事时,小龙在旁边,他直接说:“姐,你留在上海好了,我能照顾好爸妈。”
爸妈也说:“小龙比你还能干还细心,你放心吧。”
小龙下班回家,爸妈已经做好饭,饭后他坚决不让爸妈洗碗,只要休班,就会把家里彻底清扫一遍。他的工资全交给爸妈,发了奖金就给爸妈买好吃的,还送我礼物。他对人热心,工友搬家结婚,他忙得不亦乐乎。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却一直找不到对象。因为他反应迟钝,说话慢半拍,脖子是歪的,走路也不稳当。给他找过不少对象,都没成。爸妈很急,可小龙用奶奶的话开导他们:“是我的总会来,不是我的,来了也会走。”
小龙的婚事还没影儿,我爸先倒下了:中风瘫痪。
我回来待了一个星期,小龙就赶我走:“你一个女的照顾男老的不方便。”
小龙请了长假,白天黑夜地守在爸爸床边,直到他能坐起来吃喝才去上班。下了班,他让妈妈歇着,自己给爸爸喂饭按摩陪聊天,夜里就睡在爸爸身边。
妈妈跟我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命不好,没给许家生个男孩,抱养个吧还有病,觉得他是个累赘。没想到现在我跟你爸全靠他啊,没白没黑这么多年,就没见他烦过。他是来报恩的,我真愧对他啊……”
小龙脑子慢但做事认真执着,他现在已经是厂里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月工资8000多元,年底还有大额奖金,对于一个脑瘫患者来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小龙照顾了爸爸七年,如今爸爸都能下地慢慢行走了,我和妈妈都很高兴,唯一遗憾的是小龙快40岁了还没成家。看我们操心,小龙就说:“我要是有老婆孩子,就不能更好地照顾爸妈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顺其自然好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非常感恩上天赐给我们家如此善良的好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