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3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16版:光影记录

我选择的生活 很多人不理解

(2023年01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一直跟别人不一样
  从我年轻时,认识我的人就说我跟其他人不一样。也不知是这样的话听太多有了心理暗示,还是我觉得自己就是跟其他女人不一样,反正特立独行这个标签我是贴定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个女人特别漂亮或者特别成功又或者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才有资格特立独行。像我,相貌平平,身份普通,好像应该踏踏实实过好柴米油盐的日子,而不是天南海北地跑着自娱自乐。
  我37岁就下岗了,不过,是我主动提出离开的。当时的工厂工资一拖就是半年,还要卡点上班,我早就受够了。开动员会时,我第一个报名买断工龄,头也没回地走了。我的离开在当时还是挺轰动的,因为大家都怕被下岗。我平日里跟工友没什么来往,很多人看我穿的用的,都以为我嫁得很好,所以敢扭头就走。但他们不知道,我只是随性惯了,只是不计后果自作主张惯了。
  我高中毕业顶替父亲进了工厂,起先在车间当油漆工,半年后被调到工会帮忙。我以为是自己性格活泼还能唱会跳,厂里发现我是个人才才被重用的,可是,当副厂长托人给他儿子提亲时,我才明白自己太天真了。副厂长的儿子不错,可这样的形式我接受不了,他的优越感也让我反感,只交往了一个月,我决然提出分手,而且很快看好了工会的秘书冯志。
  冯志的家庭条件没法跟副厂长家比,但他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那时我们厂就两个大学生,冯志是其中之一。冯志对我非常好,我不稀罕他对我百依百顺,而是稀罕他的多才多艺。他给我拍的照片比照相馆里好看太多;我买了白裙子,他在上面画画,我走在街上,很多女孩子拽住我,问从哪里买的……
  我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什么事都是自己拿主意。我跟冯志登记后才带他去见了父母,他们没责怪我,还夸我有眼光。没有彩礼和婚礼,因为他家没钱,我拿自己攒的钱跟冯志去了趟青岛,回来后发了点喜糖,人生大事就办完了。
  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结婚跟玩儿似的?你也太另类了吧?”
  我从没觉得结婚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两个人感情好就行了,要那么多形式有什么意思?
  当太多的人说我跟别人不一样时,我仍不以为然:不一样又能怎样?我自己觉得好就行了呀。
反思过自己,但我从来没觉得自责和羞愧
  结婚后五年我没要孩子,因为我想好好玩一下。冯志什么都不说,每个月把工资交到我手里,我攒好假期,全国各地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这个城市还没有旅游的概念,而五年间我去了十几个省份。每到一地,我总会拿着地图找当地的名胜古迹,吃当地小吃。多少年后,我看到曾经去过的很多地方成了旅游胜地,想起当初那些景点还没开发,荒凉却古朴,就觉得自己赚大了。
  30岁时,我怀孕了。生下女儿后,把她交给婆婆带,只要不上班,我就出去拍照。冯志喜欢摄影,我看着有趣,开始跟他学着玩,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发烧友,工资全用来买器材,跟着团队出去采风时,实在没钱了还会借钱。
  从年轻到年老,除了维持必要的生计,我好像一直在玩的路上。而冯志与我相反,能不出门坚决不出去。我们好像是两个星球上的人,我都不知道这三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不过,冯志心里是有委屈的,因为有次我跟他吵架,好像是我嫌他胸无大志而且越来越婆婆妈妈,轻易不发火的他被激怒了,把我数落了一番:“你自己想想,从女儿断奶后你管过她一天吗?上幼儿园你送过她还是接过她?她上学你给开过家长会吗?你做过饭还是买过菜?孩子生病谁在医院陪她?家里的柴米油盐有没有你问过没有?每个月电费多少,孩子衣服多大尺码,你知道吗?”
  我被问愣了,第一次开始反思自己:尽到做妻子、做母亲的责任了吗?
  答案是:没有。
  其实,一直以来,我一个要好的闺蜜一边羡慕我活得潇洒自在,一边又用指责的口吻说我太自私,把繁琐的家务都压在丈夫身上,对孩子也不够关心。
  但我一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还以为冯志性格内向不爱交际,就喜欢宅家,而自己是静不下来的主,在家待半天就喘不过气来。所以这么多年,我从没想过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自己的做法没什么错。毕竟我从不在乎冯志每个月只发两千多元的工资,也从不限制他跟异性交往。对于孩子,我从不逼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学习上只要她尽力就好。给丈夫自由,给孩子轻松的环境,我自认是一个大度的妻子和智慧的母亲。我自由自在的生活没伤害谁,我内心没感到羞愧,更不会有负罪感。
我不想为了谁勉强自己
  很多朋友说我没心没肺。我仔细想了想,所谓没心没肺是我从来不在大家普遍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上劳心伤神。比如房子,我跟冯志结婚时,单位分给了一套54平方米的房子,四楼,楼顶没暖气,冬冷夏热。后来朋友都买了新房,好多工友也换了房子,但我觉得有地方住就行了,而且冯志把家里装扮得很有情调,收拾得很干净,干嘛要为了住得宽敞一点去贷款?
  我从工厂出来后,在学校旁边开了家小超市,生意不错。但只要有人约我出去采风或旅游,我会毫不犹豫地走开,有时找朋友替我看店,找不到人就干脆关门。冯志对此很无奈,但他从来不抱怨,顶多说句:“俺怎么找了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婆啊。”
  对于钱,我基本没什么概念。以前冯志工资给我,两人的钱不到十天就花完了。后来我开店,都是冯志管账,留出家用和进货的款项,剩余的钱全被我花在买衣服和采风、旅游上了。我在吃上不讲究,但喜欢漂亮、有特色的衣服,我愿意尝试新事物,七七八八买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所以虽然算是生意人,但钱真没攒下多少。
  到了50岁,我领到退休金,冯志办了病退,我把店交给他,彻底放飞了自己。整整六年,我先后游历了云南、广西、湖南。我讨厌那种快餐式的旅游,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短期租房,在当地生活一两个月,再换地方。
  疫情发生之前的那些年,我一年有大半的时间在外面,女儿结婚生孩子我也只是露了个脸。冯志和女儿早已习惯了我的不顾家,我婆婆人很好,对我也没有怨言。前几年,婆婆和我们的旧房卖掉后换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她便跟我们一起生活,八十多岁的人了,干活还很利索。
  我知道,很多朋友,包括很多亲戚,背地里都说我自私,说我不是好妻子,也不是好儿媳,更不是好母亲,都这个年纪了还疯玩,一点也没个老人样。我从没争辩什么,因为我觉得人的一生怎么活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至于我,就是觉得这样很开心,也一直习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我不想为了谁去勉强自己,哪怕为了家人。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真挺自私的。可我就是我,就像前几年流行的那句话:是不一样的烟火。
  对,我就是愿意做这俗世间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