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上网课,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多,但涉世未深的他们极易被表象迷惑,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益阁
案例
隔空“遥控”女孩转账15万元
近日,寒亭区12岁的小婉(化名)在家上完网课刷抖音时刷到了一条捐款视频,善良的她点进去并捐助了8.8元,随后又通过扫码添加了一个自称“志愿者”的QQ号码。
该“志愿者”实则是一名诈骗分子,通过QQ语音“指挥”小婉用其父亲王先生的支付宝开通“小荷包”功能,并在“小荷包”内开通自动攒钱业务,同时让小婉关闭“小荷包”信息发送功能。
通过自动攒钱,王先生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的钱被自动转账到支付宝“小荷包”内,后诈骗分子继续利用小婉以“公益”为由操作支付宝“小荷包”。最终,通过转账,诈骗分子将王先生支付宝“小荷包”内的15万元全转移。
提醒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
寒亭公安分局民警表示,支付宝“小荷包”是一个攒钱的小程序。开通之后,可以往“小荷包”里攒钱,跟父母、朋友、爱人一起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小荷包”里的成员独立使用资金无需其他成员确认,转账不需要经过其他一系列手续,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实施诈骗。
未成年人辨别力不足,控制力不够,很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所以,在居家上网课期间,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警惕网络陷阱,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注意事项,切实提升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并使用软硬件自带的家长模式规范孩子的网络行动,同时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机以及支付密码。如遇诈骗,请保存好相关材料信息,及时拨打全国公安反诈专线96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