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9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自掏腰包建KTV
村民有了“快乐大本营”

(2022年09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卞志幸在自家建设的KTV内调试设备。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来来来,进来唱首歌。”9月25日,昌乐县鄌郚镇卞家庄村46岁的卞志幸在家门口热情地招呼村民。
  在卞志幸的农家小院里,有一间红瓦白墙、方方正正的南屋,从外表看与其他村民家的南屋并无区别,但推开门后却内有乾坤。点歌台、音响、空调、沙发等一应俱全,为了不扰民,这里还装上了隔音墙,浓浓的KTV风格。《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母亲》《听闻远方有你》……不管五音全不全,七八个村民你方唱罢我登场,拿着话筒一首接着一首唱,给丰收时节的乡村增添了一分喜庆与热闹。
  今年42岁的张玉宁在点歌台前点了一首《最亲的人》。她说,以前村民们经常聚在露天广场上唱歌,遇到雨雪天气,都不愿出门。“现在有了这个地方,我们也感受了一把城里人的文艺生活。”张玉宁说。
  49岁的李爱花剥完玉米皮后换上干净衣服,来到这里。在大家的掌声中,她落落大方一展歌喉。“之前农闲的时候,大家只能聊家常、看电视,非常单调。”李爱花说,自从卞志幸建起了乡村KTV后,大家经常约着来唱歌,不仅一扫白天干农活的疲惫,还拉近了邻里感情。
  卞志幸的乡村KTV,给周围三四个村子的村民提供了一展歌喉的机会,他也会根据大家的要求,在一些重要节日播放红色经典影片,至今已经播放了十余部。
  谈起自家的乡村KTV,从事空调维修工作的卞志幸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一直想为大家做点什么,让大家高兴,自己也开心。
  卞志幸说,村民们能歌善舞,原来大家去露天广场唱,还要自己拉着设备,搬运起来很不方便,如果有一个固定的娱乐场所就好了。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妻子非常赞成,我们说干就干,很快就把南屋建起来了。”卞志幸说,房子建成后,他又买来了各种音响设备,花费两万余元。
  村里有KTV的消息很快传开,一开始,大家担心会收费,不愿意过来。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卞志幸和妻子亲自邀请村民,并向他们解释都是免费的,想唱歌只要打一个电话,随时都可以来。
  这间乡村KTV很快被村民们接受,最多时能坐下二十多人,宛如一场小型音乐会。喜爱唱歌的村民,个个成了“麦霸”,这里俨然成了全村人的“快乐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