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墨卿逃往青岛,想破坏厉文礼在青岛设联络办事处的计划,而没有听从召唤回地委。地委调整了安丘县委,崔杰千再次成为县委书记,在崔杰千的带领下,安丘抗日力量不断壮大。
潘墨卿滞留青岛 崔杰千再调安丘
潘墨卿再度回到青岛,找到于长溪,于长溪以扩充便衣队为借口,向日本人藤位和夫(中文名杨雁瑞)为潘墨卿要了个身份,作为掩护。后来这成为历史问题难以说清。
1943年3月,地委委派潘钦集到青岛找到潘墨卿,要他速回地委。潘墨卿说正谋求在四方路举事,得悉投降鬼子的厉文礼计划在青岛设联络办事处,他便想破坏,将厉文礼赶出青岛。种种理由,令他没有执行地委指示。
当时,安丘的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日伪政权已危如累卵。从1943年7月中旬,鲁中军区一团在李福泽、地委书记王一平率领下,奉命开辟莒(县)沂(水)安(丘)边区根据地。地委为了跟上地方政权建设,在召唤潘墨卿无果的情况下,调整了安丘县委人员,又调原来的安丘县委书记崔杰千跟随部队进驻安丘六区,筹建新的安丘县委。
形势变化相当快,没几天,鲁中一团奔袭秦启荣指挥部,歼灭了其残余部队,并在安丘辉渠辛庄子村北谷地将秦击毙。此时解放区已有柘山、南郚、岐山三个区共198个村,地委指示,尽快建立地方政府,不要等条件完全成熟。同时决定把莒县在渠河以北63个村划归安丘县。于是,8月下旬,中共安丘县工委建立,崔杰千任工委书记。9月初,党工委改为安丘县委,隶属莒沂安工委,崔杰千任县委书记兼安丘民主政府县长。
潘墨卿报到 领任务再返青岛
潘墨卿回来报到时,新的安丘县政府早已全部就绪,崔杰千对潘墨卿予以严厉批评。沂山地委、军分区听取了汇报,军分区副政委李耀文让潘墨卿带两个任务再返青岛。一是了解国民党海军的情况,二是把那里的工人小组带回来。
完成任务后,潘墨卿在第三军分区暂任联络秘书。时任地委书记霍士廉对潘墨卿的情况有这样的意见:肯定潘墨卿失掉了组织联系仍然为党工作的行为,应该恢复组织关系。但是被捕阶段需要找个证明。
1944年4月25日,夏坡战役打响,潘墨卿因为参与内部策反被记二等功,他从解放区找到了王星桓作证明人,组织关系得以恢复。但他已淡出了安丘县委。1947年冬至1948年春,他到地委学习,结束后就被调到滨海军分区负责联络办事处工作。
一路向北发展 迎来胜利曙光
崔杰千重新执掌安丘县委兼民主政府后,相继在县域组织起农救会、妇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儿童团等抗日组织,轰轰烈烈开展减租减息、土改反霸以及大生产运动,送粮、送军衣、送弹药支援前线,还动员了一批批青年骑马戴花光荣参军,壮大抗日力量;同时积极组织群众武装,建立了500人的自卫队,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寇、汉奸,声名威震山东。
敌人把这块红色的土地看作眼中钉,不断进行“扫荡”,实行残酷的烧杀抢“三光”政策。民主政府组织民众日夜警戒放哨,侦探敌情,捉拿汉奸,坚壁清野,与敌人开展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辖区的这些民兵通过散发传单、对敌喊话、割电线、埋地雷等打击敌人。有时候还直接同敌人干。如崔家峪民兵,用土枪土炮数次打退敌人。
坚持斗争到了1944年,根据地光是民兵就增加到2500人,他们配合八路军主力,由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特别是开春,鲁中军区李福泽率一团北渡汶河,在安丘五区平原梁家官庄消灭了厉文礼的第三团;11月中旬,一团北上再渡汶河,消灭了张天佐的指挥部,继而又攻克了平原、高崖的日伪据点,控制了牛沐、郚山,安丘县民主政府建立了郚山区。至此已有柘山区、南郚区、郚山区、四区和六区,山东抗日根据地受日伪顽军夹击的不利局面彻底扭转,抗战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1945年4月下旬,我军经两天三夜解放了夏坡后,安丘县委与民主政府迅速北上,由马时沟迁来李家夏坡,在谋家河召开了七八万人的讨厉大捷庆祝大会,五六十里远的群众星夜赶到,沂山剧团也来助兴演出。此时民主政府疆域又扩大到寿山、夏坡、凌河三个区,并把石泉定为游击区。国民党匪军、孙十团、秦团、诸城保安大队、警察大队和辛永功的部队以及还乡团共8000余人紧缩在安丘城,仅仅统治着方圆十多里的地盘,缺草断粮,苟延残喘。
到8月初,崔杰千率县委机关进驻雹泉、白芬子,步步逼近安丘城。
就在日寇节节败退之际,二地委的《沂蒙导报》撤并,社长徐仲林不愿回山东分局,向党提出了到一线锻炼的强烈要求。组织权衡之后,决定将崔杰千升任第三专署三地委担任副专员,派徐仲林接替崔杰千,担任安丘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委。
崔杰千抗战胜利后去华东局党校学习,结业后任鲁中南行政公署司法处处长。1950年5月任山东省人民法院民事庭长。1954年4月调任上海复旦大学校党委委员、法律系总支书记、系主任。1974年2月逝世,终年77岁。复旦大学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潘墨卿解放前夕随大军南下,留在南京市公安局担任科长。1973年再因滞留青岛的历史问题遣回原籍,任安丘县参议。1974年2月在家过世,享年72岁。
本期图片由张漱耳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参考资料:《安丘抗战大事纵览》《中共安丘地方党史资料》《潘墨卿谈安丘党组织的发展》《沈宝然:我的革命经历》《于学忠如何由观战被拖入抗战》《艰难岁月里的县委书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