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杰千西去寻找党组织恢复组织关系,他在安丘成立的县委班子经中共淄博特委报请山东分局予以批准。特委领导到安丘宣读批文,指示加速建立与之配套的地方武装——安丘独立营。
西去临朐找组织
住店巧遇王林岗
崔杰千有空就到外面寻找上级党组织,希望能为他和妻子恢复组织关系,可惜一直无果。
崔杰千深知县委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1938年7月,他派出赵季武在五区红河一带组建安丘独立营。
起初工作毫无进展。时五区区委书记沈宝然只与崔杰千和潘墨卿单线联系,崔杰千和潘墨卿来找沈宝然,请他帮助拉队伍。到了10月,恰好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来到五区,沈宝然抓住机会,从本村、邻村动员了80多名青年加入了独立营。沈宝然还根据崔杰千、潘墨卿的指示,从队伍中遴选好苗子入党。单从本村摸得着底细的人当中就发展了11名党员。后又将参军、入党工作扩展到河西、梁家庄、辛家庄、上涝坡、南郚、北坡庄、平原、东柳沟等村。队伍扩充到100余人,党员30多名。
崔杰千无时不想着找到党组织,他去了八支队的司令部,看能否接上关系,得知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刚刚批准组建的淄博特委就驻在博山农村。崔杰千马不停蹄一路向西,去寻找淄博特委。
而此时,刚建立两个月的中共淄博特委已打算到安丘。特委书记金明、组织部部长杨纯于腊月初,向山东分局组织部巡视员陈璞如报备,特派干过临朐县委书记、后调特委机关工作的王林岗,与一位姓张的同志去安丘开展工作,王林岗任安丘县委书记,张同志任组织部部长。
接受任务后,王林岗、张同志启程赶往安丘。当走到临朐南九山镇时天色已晚,巧的是与西去找组织关系的崔杰千住进同一家店。谈话间,彼此都觉得对方不是一般老百姓,越谈越近,最后崔杰千先自报家门,介绍自己是地下党员,原是教师,参加了石岛暴动,回到安丘老家,组织发展了党员,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几个党支部,后又成立了县委,大家推他任县委书记,可惜一直没有和上级党的组织联系上,不知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特别是近一年来他介绍入党的党员,迫切需要党组织承认。
王林岗听了非常高兴,他曾听冯芝庭谈过石岛暴动的经过,和崔杰千讲的主要情节基本一致,并且听说崔杰千还是冯芝庭介绍入的党,因此很相信崔杰千的话。王、张二人遂决定不去安丘,带着崔杰千回到特委,向杨纯说明原由。杨纯和金明碰头,给出的态度是,特委虽然承认事实,但还是不放心,决定由王林岗再到安丘考察一下。
县委得到山东分局承认 淄博特委书记布置任务
崔杰千带领王林岗到了安丘,住在农村一家小店里。几天下来,通过广泛同各支部的党员接触,基本确定:崔杰千发展的党员成分比较纯,80多名党员,大多数是劳动人民,也有进步的青年学生。只有两名富农出身的学生,三名中农出身的农民。县委、区委也比较健全,活动正常。
王林岗回特委作了汇报,建议承认安丘的党组织以及一年来发展的党员。
特委采纳他的建议,报告山东分局,山东分局恢复了崔杰千、孙继武的党籍,批准承认了安丘县委及安丘的党员。拿到批文,金明、杨纯与宣传部部长魏思文,还有王林岗,一同来到安丘五区召开县区干部会议,宣布安丘县委成立:崔杰千任县委书记,潘墨卿任组织部部长,徐欣三任宣传部部长,王培真任武装部部长,王映光任青年部部长,周耀山任统战部部长,赵季武任安丘独立营营长,孙继武任妇女部部长。秘密工作的叶之枞没有公开宣布。
金明布置了今后任务:一是广泛秘密地组织青年参加独立营,二要千方百计在敌伪内部建立秘密联络点。要求县区干部不要暴露身份,以便在必要时转入地下活动。金明、杨纯最后决定留下王林岗,进一步帮助完善安丘县委工作后再回特委机关。
县委成员共有九人 个别人员存在争议
这届安丘县委共有9人,除了武装部部长王培真存在争议,淄博特委对于其他人选的认可达到高度一致。
王培真,安丘白芬子人,口碑并不好。前几年他致马家埠的小姨子胡金蝉怀孕,4个多月后村里人发现了,将她埋在对扣的两口大缸内,幸亏夜里游击队扒开大缸将其救出。活埋过程中,王培真始终没有露面,在当地影响很坏。对于吸纳他进县委委员,并担任县武装部部长,有几人提出过异议。但是崔杰千却做大家的工作,表示不能把生活作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认为王培真革命的愿望强烈,不该被拒之门外。事实证明,这回崔杰千判断失误,王培真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2年脱党。
县委人员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年轻的优势。除了县委书记崔杰千41岁,武装部部长王培真接近40岁,其他成员均30岁左右。
最年轻的是叶之枞,最初承担青年部的工作,不久他参加了国民党安丘县文教科举办的教员培训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夏坡任教。崔杰千考虑他有双重身份,让他作为县委常委转为单线联系,做党的秘密工作。这以后,叶之枞相继任教于日伪西门里小学、县立第一小学、师范讲习所。在做地下工作中,日伪县公所对他有所察觉,把他逐出了安丘县城,他又来到四区戚戈庄办了一个小学班,以教学作掩护,暗地里保持与县委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