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8版:光影记录

09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0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1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2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3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4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5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6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南下时激战韩明柱牺牲

(2025年08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明柱
  钱钧
  鉴于山东各地出现国民党回流拉拢地方武装的形势,党中央决定改编山东抗日武装归于八路军共产党领导,同时决定在鲁中创立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于是,七、八支队在掖县进行了整编并奉命西返清河区驰援清河三支队,然后再转往沂蒙。
就地整编合并
奉命回师清河

  七、八支队在胶东征战近仨月,声名远播。中央指示山东统一使用八路军游击支队番号,据此鲁东七、八支队在掖县平里店进行了整编,宣布撤销鲁东游击指挥部和第七支队番号,统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张文通任政委,刘光汉任参谋长。所属部队统一整编为三个区队及一个特务大队、一个骑兵大队。这次整编对于加快八支队的正规化建设起到奠基的作用。原番号和建制取消,但由于习惯,人们仍然对这支部队沿用七、八支队的称呼。
  1938年5月下旬,中央根据徐州失守后,我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的战略部署,决定将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由郭洪涛任书记。边区省委提出了关于发展山东游击战争,在全省范围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计划。决定在鲁中创立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向北以淄博山区为依托,开创清河抗日根据地,区域包括小清河流域的邹平、长山、桓台、高苑、博兴、广饶、寿光、临淄和胶济铁路南的淄川、博山、临朐、安丘、昌乐、益都的全部或一部,成立清河特委,由霍士廉任书记。昌潍抗日队伍隶属新成立的清河特委。
  7月中旬,八支队接到特委调令,迅速西返清河区驰援清河三支队,然后再转往沂蒙。
  7月下旬,八支队告别胶东的战友,沿渤海湾向西出发,穿越掖县境,渡过胶莱河,回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昌北下营、新安庄、潮海一带。在这里,李福泽见到昌邑县委书记张智忠。张智忠已做好国民党四区队胡鹤亭部一、二分队的反正工作,由分队长率领59人起义,编入李福泽的第一区队。
  下一步需通过寿光张景月统治区,部队在下营进行了轻装,把辎重在下营码头装船从海上经羊角沟运往寿光。几天后,部队重返故地瓦城,在瓦城为鹿省三及在东征中牺牲的烈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之后,八支队踏上了继续西进的征程。
  几天后,八支队经过瓦城转向西南方向,沿4个月前东征的路线反向行进。到达固堤前,得知山东省保安第十五旅旅长张景月已进驻固堤。为避免摩擦,马保三令部队在固堤附近暂停,自己率数人前去谈判。张景月担心马保三再回寿光挤掉他的地盘,得知对方率部西去,遂放心放行。
南下途中袭击日伪 韩明柱身先士卒为国捐躯
  8月下旬,八支队顺利穿越寿北,进入小清河以南地区。三支队于临淄城召开欢迎大会。清河特委书记兼三支队政委霍士廉传达了省委对八支队的指示:“省委根据中央决定,要你们八支队寻机越过胶济铁路南下,协同已经南下鲁中的廖容标、姚仲明的四支队开辟沂蒙山区根据地。”
  八支队配合三支队击溃了国民党顽固派十几个“司令”对清河区的进攻后,在临淄六天雾村与扫荡的鬼子展开激战,损失了一个大队,八支队只击毙日军45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六天雾村战后,部队拉到苇子河一带休整。
  这时山东纵队派金明前来督促八支队贯彻省委指示,不要在清河区久留,迅速过铁路南下,与山东纵队指挥部靠近,听候调动。
  为此,八支队部署了李福泽、韩明柱等兵分三路抵达胶济铁路附近,10月8日强行统一过路的计划。
  韩明柱一路进至周村北蒙家村附近后,获悉日军一个中队敌伪、近400人召集蒙家村开展强化治安反动宣传活动,决定出其不意打一仗。
  韩明柱身先士卒,率领战士们与敌外围部队激战,开会群众纷纷外逃四散,伪军逃向周村方向,只有鬼子固守村庄抵抗。我攻击部队经过一个多小时进攻,即将蒙家村大部占领,鬼子除留少数部队作掩护,大部向村东逃跑,韩明柱即率一个排尾追敌人,并命令后续部队赶快投入战斗,包围迂回敌人。由于迂回部队行动迟缓未能按时到达,致使敌大部逃到蒙家村以东约七八百米的小干河沟顽固抵抗,韩明柱带一个先头排几次进攻受阻。敌人的掩护部队只有十几人带轻机枪一挺退至村东约30米的小坟头抵抗,韩明柱几次派战士去强占坟地均未成功,部队有些伤亡。韩明柱又亲自接近敌人,选择再次攻击路线,不幸被敌击中头部牺牲。部队失去控制,敌人逃走。此次歼敌未获成功,部队亦撤出战斗。
  韩明柱为红军时期团长,打过许多胜仗,牺牲时仅22岁,八支队上下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悲痛万分,部队在南下的关键时刻,失去了一位有力的组织者、从游击队打小仗过渡到能打大仗的带头人。
  山东分局获悉韩明柱牺牲后,派林浩率韩明柱的老战友、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及干部钱钧前来慰问,并留下钱钧充实八支队。
跨过铁路驻防安丘西南 得爱国人士秦伯兰资助
  八支队主力跨过胶济铁路后,往东南方向行进,进入安丘县第五区高崖区域驻防。时已秋后,他们人地两生,军粮供应严重不足。这时,省建设厅水利专员秦伯兰(高崖人,爱国人士)抗战爆发后回到家乡,拉起了100多号人的抗日队伍,名曰保安独立团。
  八支队来到高崖镇,司令员马保三、副司令员胡奇才、钱钧找秦伯兰秘密协商,认为保安独立团是真心抗日的队伍,不能跟着国民党走,应该和八支队合编。秦伯兰随即带领保安独立团正式编入八支队。
  秦伯兰将八支队司令部安在自己家中,供应一切伙食费用开销,并动员秦氏家族筹备军粮,他还自掏腰包为战士配送棉衣。仅他捐献的粮食就有约6000公斤。这么多的粮食,秦伯兰自家拿不出,是到汶河南牛沐马疃村其叔父秦文栋家借了一部分。1939年春节时,他又慷慨解囊,捐给当地驻军每人一双布鞋和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