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8版:光影记录

09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0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1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2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3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4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5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16版:“老一团”抗战实录(上)

历经磨难三军掖县会合

(2025年08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鹿省三遇害地今貌(瓦城孙膑庙旧址)
  鹿省三
  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不幸遇害,指挥部紧急应对处理后,继续坚持东进战略,率领两个支队终于踏上了胶东的土地。七、八支队在平度换上了八路军军装,在掖县,与胶东的三支队会合,兵分三路进行作战。
召集负责人开会
鹿省三瓦城遇害

  鹿省三宣布东进胶东的决定后,原别动大队过来的张鸿礼等不愿离开。4月6日、7日,鹿省三在瓦城孙膑大庙里召集昌、潍两县负责人开会,决定40名七支队战士留在潍北,由潍县县委书记耿锡章率领,成立“七支队后方工作委员会”,担当战斗中牺牲的七支队家属的抚恤以及动员青年参军补充兵源、收集枪支等后勤保障工作。接近中午时,金岩突然骑马从潮海赶回瓦城,闯进孙膑大庙。鹿省三转过身走出门口时,金岩突然拔出手枪在背后朝鹿省三连开三枪,然后转身就跑。
  开会的张智忠、孙汉三和办事处人员听到枪声,立刻拔出枪一齐冲出去,看到鹿省三倒在血泊中,瞬间明白了,几个人一个箭步就将刚刚跨上马的金岩拖了下来,将其捆绑在大庙的明柱上。鹿省三遇害,留守人员立刻派人去潮海,向指挥部报告。
  指挥部由张文通、王云生、王翼之三人组成临时军事法庭。三人针对事情的经过,对金岩进行了审讯,以强有力的事实与金岩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经审讯,金岩供认不讳,供出受张鸿礼鼓动。
  指挥部随即将张鸿礼逮捕,将两人进一步审讯后,押到潍河滩就地执行枪决。
抵达平度地界
换上八路军装

  鲁东抗日游击队指挥部在下营举行了鹿省三遇害后的专门会议,决定张文通继任政委,刘光汉接任七支队队长。会后,指挥部率部经掖北海沧、大闫家一带到达平度县新河镇。
  新河镇地处平度县东北胶莱河东岸,是连接昌邑、掖县的一个大镇。七支队主力在这里一面进行短期休整训练,一面派人去胶东特委联系。
  时胶东大致形势是这样的:胶东特委根据山东省委指示,在天福山起义后成立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后改称三支队)进驻掖县。日寇则由青岛分兵进占了福山、烟台,并西攻蓬莱、黄县、掖县,东犯牟平、威海。他们与土顽势力勾结,成立维持会,建立伪政权,妄图扑灭蓬勃兴起的人民抗日武装。
  面临险恶环境,胶东特委带领第三军各部相继拿下牟平、蓬莱、掖县,在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同时顾虑势单力薄,派人与鲁东工委联系,请七、八支队东进。鲁东工委、胶东特委达成共识:三支队伍能在半岛汇成抗日武装巨流,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闻讯七、八支队抵达平度,胶东特委派副书记吕其恩、掖县县委书记张加洛等前来迎接,带来了掖县八路军被服厂赶制出的一批军装。七、八支队的干部战士们终于脱下了式样颜色不一的短袄长袍、黑裤蓝褂,换上了簇新、整齐的米黄色八路军军装。
  
  继续挥戈东进
  首战黄县告捷

  换上军装后,在吕其恩、张加洛引导下,七、八支队继续挥戈东进,进抵掖县沙河镇与三支队会合,共同于沙河镇举行了联席会议。制定部署了支援三支队的反顽作战计划,拿下相距不远的黄县和招远。
  根据作战计划,七、八支队兵分三路:一路是刘光汉带领七支队一、三大队进军黄县城,拿下企图吞并三军的王景宋部,并将其改编;一路是韩明柱带领八支队的两个大队进军招远县;指挥部和直属特务大队则移驻黄山馆策应两路人马。
  刘光汉、韩明柱分别带领部队尖刀一样直插黄县、招远城下。但当韩明柱率八支队奔抵招远城时,守城土顽部队拒不开城,鉴于统一战线政策,胶东特委暂不让攻城,韩明柱随即转赴黄县支援刘光汉。
  刘光汉则一路借助这天县城起大雾,在胶东支队内线接应下顺利进入县城。守城内的王景宋部发觉他们,龟缩在县政府里进行顽抗,一时喊杀声和枪声响成一片。正在这时,韩明柱带领的八支队突然出现在城南,赶来和刘光汉带领的七支队轮番向县政府发起猛烈射击。韩明柱挑选十几名枪法好的战士组成一个神枪手班逼近县政府,以房屋为掩护,敌人一露头就开枪,一连打倒七八个。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和政治攻势,迫使王景宋在县政府大门上挂出白旗,表示愿接受改编,交出300多支枪和大批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