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粘文焕与莱阳县高格庄乡东大策村其他四名青年一起加入了胶东独立团,成为解放军战士,在胶东八路军老根据地谭家店村,经过了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和政教学习,增添了革命斗志、学到了杀敌本领。
参军青年奔赴谭家店 “誓师大会”振奋人心
胶东第一大河流五龙河由上游的白龙河、蚬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大支流于五龙峡口汇聚后,河床加宽至百米,浩浩荡荡,一直向南,涌入黄海丁字湾。
莱阳县高格庄乡东大策村是位于五龙河东岸的一个小山村,村中均为粘姓。我叫粘文焕,排行老三。1947年4月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便喊我起床。娘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里面还卧了两个鸡蛋。大哥、二哥昨晚带了烧酒和一些吃食过来给我送行。娘问:“三儿参加的解放军是咱胶东老八路独立团吧?”大哥答道:“嗯,反正走不远,就守在莱阳城附近。”
谭家店村在高格庄北,离莱阳城近,就十几里路,是个近千户人口的大村,是胶东八路军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土改进行得早,这个村参军的也最多。
一早,大策村参军的五个人,戴着大红花,骑了三匹马、两匹骡子,与送行的村干部和参军青年的家属们,一起沿着五龙河岸边的土路向谭家店走去。
来到村口,就听见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女声:“欢迎高格庄参军青年!”接着,村口锣鼓喧天,欢声雷动。“谭主任,咋像迎亲一样。”村长打趣道。“迎接亲人呀。”“你也一起参军吧,看俺村青年咋样,挑一个呗。”“快别瞎说,俺忙着呢,送走这批青年,还有下批,正赶着做军鞋呢。”谭主任笑道。我打量着眼前的谭主任,她还是个嫚呀,略显稚嫩的小圆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坚毅的眼神。
“你们到了部队上可得好好干,看人家小谭,她叫谭秀玲,八九岁上爹娘都没了,守着奶奶过。咱这解放了,她第一个报名参加妇女识字班学习,组织担架队在战场上抢救伤员,在土改斗争中不怕威胁报复,带头控诉地主恶霸的罪行,才17岁就入了党,选为村妇救会主任哩。”村长一边给我们讲着,一边带我们到村里集合。
新兵的欢迎会十分热闹,村公所前的空场上扎了一个台子,挂着一条大红横幅,上面写着:“参加解放军,保田立大功!”区长以及胶东独立团一营一连连长于学民分别上台讲话,于学民精神抖擞,声音洪亮:“我也是你们这批新兵训练营的带兵连长,你们这批128位同志要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和政教学习,然后和其他训练营的同志一起分配到各战斗部队,到时候咱们得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思想觉悟高,谁的军事技术过硬,谁给咱家乡父老争了光,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好!出发!”锣鼓喧天,欢声雷动。就这样,17岁的我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同志们把新鞋带上,都试试,有大小呢。”还是那个清脆响亮的女声,小谭主任带着一帮年轻妇女给新战士们发新鞋,这新鞋是厚实的黑布面,鞋底是她们熬了许多个夜晚,一针一线纳的,密密的,厚厚的。
队伍没走多远,就进了莱阳城外的一个兵营,里面驻进了三个新兵连,我们这128个人是一连,分成三个排,九个班,每班14或15人,每班外加一名老兵任班长。当天就发了新军装,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革命思想教育先行 先明白“为谁打仗”
第二天起床号一响,于班长便带着我们起床、整理内务,又抓紧从缸里舀水洗把脸,炊事班已把冒着热气的玉米面饼子和咸粘粥挑到了各班门口。
我们连以排为单位在操场上排列整齐,每人一个小板凳坐下。队伍前面立着一块黑板,连长和一名女同志早就等在那里。这是参军后的第一堂课:革命思想教育。
独立团卫生队指导员于红霞比连长还高半个头,身着半旧却很干净的灰布军装,外扎一条宽大的皮带,英姿飒爽,她操着一口胶东口音,声音干脆爽朗:“同志们,咱们第一堂课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为谁打仗的问题。”
于指导员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字,给我们读:“共产党,解放军;国民党,反动派;地主恶霸,剥削阶级;贫苦农民,受压迫阶级;阶级斗争,革命战争,人民解放。”“同志们,我们这些天要着重解决这些问题。我会一一讲解,让同志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地主老财是怎样剥削压迫我们的,共产党、解放军领导我们消灭反动剥削阶级,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让劳苦大众获得解放。”
第一天的学习,我们就受到很大震动,战士们眼里噙着泪花,极大提高了革命斗志。于指导员说:“今天晚饭后我和你们一起分小组讨论,就我讲的内容各人表态,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把对地主老财、剥削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带到下面的军事训练中去,到了战场上才能多杀敌,立大功!”“还有”,于连长说,“经连部研究决定,我点到名字的同志,你们都上过学,有文化,在班里兼政教、文化辅导员,和班长一起,每天把同志们的政教、思想情况总结汇报给连里。”我和一排二班谭洪福、二排一班初和光被点名。
军事训练比拼技能 新兵学习战斗技巧
政教学习和军事训练交叉进行。
“卧姿,瞄准目标,三点成一线,要沉着、冷静、果断。”班长带着我们进行射击训练。
“突刺!刺!”“拨!拨他!粘文焕!”我们分组进行对抗刺杀训练,战士们在互相鼓劲。我的战友谭洪福块头大,硬拼我干不过他,刚才几个战士都吃了亏。但我又躲又闪,不时撩他一枪。谭洪福性格急,满头汗,“杀!杀”地叫着,一个垫步接一个突刺,战术动作极到位。突然,他脑袋一埋,更猛力地刺过来。这次我不拨他枪了,他刺了空,一个趔趄,脚下不稳。我瞅准机会一个箭步,借力打力,一枪托横扫在他右肩膀上(其实,可以扫在他脖子上),他便扑倒在地,我冲上前,象征性地在他背上刺了一下。“好!”战士们欢呼。谭洪福不服,起来红着眼,挺着枪对着我。“谭洪福,你输了。”于指导员不知啥时过来的。“他耍滑!”谭洪福还不服。“打仗吗,不仅军事技术要过硬,心理素质也要提高,不要着急,不能硬拼,不管用什么方法,打赢就行。这样才能保全自己,杀伤敌人。”于指导员笑着说,又赞许地指了指我:“机灵鬼。”
不过在投弹训练中,谭洪福又扳回一局。他身体壮,力气大,手榴弹投得又远又准,班长也比不过他,连长还让他带头给各班做示范。他得意地对我说:“兄弟,还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