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春晖
6月30日,潍坊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主桥正式通车,城区西部再添一条南北贯通的城市交通大动脉,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横跨胶济客专、胶济线四条铁路营运线,工程全长1.97千米,桥梁长1.255千米,桥面双向六车道设计,为全国最重单体矮塔斜拉转体桥。
该桥建设过程中,无数参建人员昼夜奋战,风雨无阻,保障了这座大桥如期通车。今年67岁的退休老干部李振龙,自该工程启动起,就经常背着相机前往建设现场,拍下了诸多大桥建设的精彩瞬间以及建设者们在建桥过程中付出的艰辛,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座大桥的“成长”历程。
李振龙是市住建局的退休干部,在建设系统工作30余年,2018年正式退休。有了空闲时间后,他迷上摄影,尝试用镜头记录城市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工地建设者的付出和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
身为一名“住建老兵”,李振龙深知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工程对带动西部城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从该工程刚开始动工,李振龙就密切关注工程进展,用镜头记录下诸多重要的施工节点。
2024年12月13日凌晨,清平路跨胶济铁路立交桥主桥进行转体施工,转体的主桥长240米,宽34.7米,重达3.4万吨,是目前我国最重的单体矮塔斜拉转体桥。这是该工程最关键的一个重大施工节点,他不辞劳苦赶到现场拍摄,记录下这一珍贵时刻。
据悉,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最大的施工难点在于跨越的四条铁路线全部处于营运状态,施工不能影响到铁路线的正常运行,因而只能采用转体桥方式施工,桥梁主体先平行于铁路浇筑成型,再转体70度与两侧引桥对接,最后进行边跨现浇合龙。
“转体桥施工紧邻铁路线,转体过程中桥梁底部距离铁路接触网线最近处仅为2.07米,所跨胶济线、胶济客专营运线,平均每天要经过近390趟列车。为了尽可能减小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只能利用凌晨1个小时的‘天窗点’进行作业,最终施工单位用50分钟时间,让重达3.4万吨的桥体安全顺利跨过铁路线。”李振龙说,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壮举的诞生,由衷为住建人感到骄傲。
如今,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主桥顺利建成通车,彻底解决了清平路多年受铁路阻隔的影响,为西部城区增添一条南北贯通的城市交通大动脉,为城市再添一座地标性交通建筑,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李振龙对此备感振奋。
“翻看相册,我的镜头记录下了这座大桥从无到有的过程,回想起建设者为之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感慨颇深。”李振龙说,趁着自己身体还允许,为城市建设史多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他感觉非常有意义。未来,他会继续坚持下去,用自己的镜头记录潍坊的城市变化,见证更好潍坊的宏伟蓝图逐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