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书法家张其亮为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题写桥名

城市地标拔地起 挥毫题名点龙睛

(2025年07月0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6月30日,备受潍坊市民期待的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主桥正式通车。这座桥是全国最重单体矮塔斜拉转体桥,桥面以上索塔高42米,地面距塔顶高度60米,相当于20层住宅楼的高度。大桥气势宏伟,如巨龙欲飞,成为潍坊新的城市地标性交通建筑。而在索塔塔体上,“清平路大桥”五个大字笔走龙蛇、雄壮苍劲,为这座大桥增添了气势磅礴的韵味,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清平路大桥”五个大字,是我市著名书法家张其亮所题,几个大字整体体势骏迈,气势如虹。细品之下,每个字各有特点,“清平”二字端庄挺拔,“路”字敦厚延长,“大”字如勇士奔跑,“桥”字稳重敦实,牢牢托住上面四个字。总体风格,既稳重大方又不失飞动之势,既险峻又不失自然流畅,与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一桥飞架南北的特点完美融合,可谓点睛之笔。
  提到书写这几个字的过程,张其亮打开了话匣子。2024年11月份,张其亮接到为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题字的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必须要写出风格、写出特点、写出气势,体现出这座大桥宏大雄伟的气象。
  张其亮的书法主要取法于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汲取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特点,形成了自己雄强厚重、气势飞动的风格。张其亮接到任务后,反复考虑预设大桥题字的风格,最后确定突出厚重古朴、刚劲挺拔的特点,还要考虑让几个大字气韵贯通、风格统一,题写时必须一气呵成,不能停顿,更不能拼字。
  为写出气势,张其亮在题写之前专门临写了一段时间米芾的大字作品,并临习魏碑经典法帖,从中汲取营养,增加作品的厚重和端庄气势。为使题字风格与大桥气势相统一,他专程前往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查看,对题写的字安装到塔身上的高度进行估算,预计每个字高度都要超过一层楼。这就要求他创作时,要尽量把字写大,如果写得太小,放大后容易变形,失去原有美感。张其亮介绍,他最后题写的字,每个字直径在0.5米左右,想把这么大的字写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张其亮前后试写了30多次,反复调整,只为找到最完美的状态。经过多日的沉淀,他达到了心手双畅的最佳状态,行云流水般将五个大字一挥而就,最终呈现出心中设想的效果,每个字都收放自如,单看各有特点、各有味道,组合起来又苍劲大气、气韵流畅。
  “清平路大桥”五个大字挂到桥上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看到这些,张其亮长舒了一口气,能为助力更好潍坊建设尽一份力,他感到非常荣幸。
  据了解,张其亮是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第六届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师从著名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书法博士生导师张荣庆。他一直专注于米芾书法的研究,理论研究和创作并重,先后出版了《破解米芾书法密码》《方圆庵记临习图解》两部专著,在专业报刊上发表研究米芾书法连载文章40余篇。17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专业书法篆刻展中获奖或入展,获得山东省文学艺术类最高奖项——泰山文艺奖。著名书法家、米芾书法权威曹宝麟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笔法正、气息好、没习气”“殊得潇散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