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山东省夏季高考成绩的公布,考生已陆续展开最重要的志愿填报环节。27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百问百答,为我省高考学子提供志愿填报的详细信息。今天来说说志愿填报的一些关键内容,让家长和考生心里有底。
志愿填报“五步走”
总体原则:综合研判,全面分析。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
第一步: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知政策。根据高校录取情况及自身成绩位次,合理将自己定位在大致的高校范围和专业方向。
第二步:统筹兼顾。从“兴趣优势+职业规划+现实条件+社会需求”四个维度综合考量,进行初步的高校选择和专业定向。
第三步:筛选志愿。在综合分析研判各类信息的基础上,上下延伸选出“大菜单”,适当缩小范围至“小菜单”,全面衡量、排除风险、排好顺序,形成“志愿菜单”。
第四步:优化志愿。“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对“志愿菜单”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按“冲、稳、保”的策略,分层次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
第五步:正式填报。一键导入+动态调整+正式填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录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院校及专业,这时可以调整志愿顺序或修改志愿,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志愿填报“三点建议”
每年招生计划和选科组合人数均有一定变化,考生应理性参考往年数据,合理填报志愿。提供“三点建议”:
一是尽量多报志愿。现行选科指引政策下,带来更多可能性,96个志愿建议报满,把志愿的档次拉开,覆盖更多类型、层次学校。
二是利用选科优势。尽量报符合自身选科要求的专业,可以提高录取院校层次水平,可能录取到更理想学校、专业。
三是充分做好保底。部分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起伏较大,尤其是成绩较低的考生要加大保底专业比重,增大录取机会。
我省3所“双一流”大学可报
在我省,共有3所大学为“双一流”高校,它们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中,山东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专业,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水产等两个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两个专业,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考生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
选择专业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要考虑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
二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基本情况、主干课程、发展方向等3个方面(即是什么、学什么、干什么),有的专业名称相似,培养目标大不相同。如医学影像学,属于医师序列,授予医学学位,就业面向影像科诊断医生、放射科医生等;医学影像技术,属于医学技术类,授予理学或工学学位,主要面向医疗器械设备研发、销售等行业。
三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就业前景、升学考研情况清醒认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数学和物理为主要学习基础,如果高中基础薄弱,未来学习也会比较吃力。
选择院校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要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通过高校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等形式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例如博士点、硕士点的数量)、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等信息。
二要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院校。在所选定的心仪院校内尽量选择心仪专业、尽可能多地填报专业,增加录取概率。
普通类志愿填报可化繁为简
普通类志愿填报化繁为简,只需四步:
第一步,筛出参考志愿。使用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公益免费),通过变换筛选条件,筛选出96个志愿3倍左右的参考志愿范围,形成初步的个人参考志愿报告。
第二步,挑出心仪志愿。根据个人偏好(如院校层次、专业兴趣、地域等),将个人参考志愿报告中的志愿逐步优化至96个左右,其中录取可能性较小(冲)、适中(稳)、较大(保)类型的志愿应各占一定比例。在这个阶段,也可借助往年投档数据,进一步合理调整参考志愿信息。
第三步,借助辅助系统。由于个人参考志愿报告中的院校及代号并不是2025年招生计划数据,应借助志愿辅助系统和《填报志愿指南》,将心仪志愿的院校及代号逐一对应成2025年招生的院校及代号,并生成《志愿预填表》,注意区分同名院校的不同校区或专业方向。
第四步,正式填报志愿。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将《志愿预填表》“一键导入”,核对无误后提交,完成正式志愿填报。考生最后应通过“查看志愿”功能,确认本人志愿填报准确无误。
通过以上四步,考生可科学、高效地独立完成志愿填报,无需依赖外部机构。
志愿填报有几次修改的机会
考生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可以有“1+5”次志愿填报和修改机会,即志愿信息首次成功提交后,最多可以再修改提交5次志愿信息,并以最后一次填报(修改)提交的信息为准。
平行志愿填报需特别注意什么
考生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我省普通类、体育类按照考生成绩分段录取。分段线不能与原来的批次线简单类比。上了一段线的考生不一定都能上本科,因为上线生源比本科计划多20%,部分考生因为自身填报志愿过高或分数低等原因未能录取到本科专业,这是正常情况。
(2)为充分利用机会,建议考生尽可能填满志愿,并合理拉开一定梯度,切勿轻易放弃志愿机会。
(3)考生除须查看可填报的院校专业计划外,还应仔细阅读志愿填报指南中的“本科版说明”“专科版说明”所重点提示的注意事项,查阅所填报高校招生章程,掌握报考要求(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外语语种等)。特别要看清招生院校性质,注意公办、民办、独立学院的区别,本、专科专业层次的区别。
(4)考生首次志愿填报的院校专业因不够投档线而没有录取的,如果在第2次志愿填报时还想填报该院校专业(个别专业由于退档而出现缺额计划等情况),仍须重新填报志愿。
考生投档后有无退档风险
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外语口试等条件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条件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要求就会造成退档。
从近年的退档情况看,体检不符合要求成为最主要的退档原因,其中尤以色盲、色弱更为突出,是退档的首要原因。退档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医学类、药学类、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能源化学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护理学、生物科学类、水产养殖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因此考生要务必注意体检结论,避免填报受限专业而被退档。
请考生仔细阅读高考体检结论告知书,明确知晓本人体检结论是否受限、受限的具体专业有哪些。在填报志愿时,务必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章程,明确招生专业对体检、语种等的具体要求,避免填报自身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志愿。
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后,不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一次重新填报志愿。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