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邵光耀)6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富华大酒店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三夏”生产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18日,全市应收小麦实现颗粒归仓,夏粮生产好于往年,有望再次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截至6月27日,全市秋粮作物全部播种结束,实现适墒适期播种、苗齐苗全苗壮。
气象条件有利。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205.4毫米,较常年偏多18.1%,尤其是3月上旬和5月上旬降雨及时,促进了小麦起身拔节、苗情转化升级,确保了小麦后期灌浆需求。大力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全面落实耕种管收、地种肥药等全领域、各环节增产减灾措施,今年小麦平均亩穗数比上年增长3.52%,平均穗粒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平均千粒重比上年增长1.03%。
保障措施有力。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三夏”机收工作方案》,加强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保障,组织农机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作业指导,落实落细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气象、应急和中石化、中石油等部门、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做好机收作业、通行顺畅、预警预报、应急抢收等关键环节保障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