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光影记录

09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0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1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2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3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4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5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16版:陈从周与潍坊古建园林

应邀做指导 为整修建言

(2025年06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佳山堂堂前
  偶园近樵亭
  园内四大奇石之“寿”石
  陈从周第二次赴青州时,心情激动,在车上写下小诗,记录此行的欢欣和期待。一向惜墨如金的陈从周为偶园写下了352字的评价。由文字里所言,可见青州偶园契合了陈从周谈话和著述中的建园思想。陈从周此行,对偶园修整进行了指导。
两年之后如愿北行
难掩激动写诗记录

  陈从周在《一肩行李鲁中程》里说:(青州方面,在1981年行程之后),言明约我再去一次进行(偶园)重修的准备,因为忙,拖延到1983年才总算如愿北行,在车中写下了这首小诗:
  相经初见几经秋,
  尘世身闲苦未求;
  已诺名园为补笔,
  痴儿日日盼青州。
  钟情山水岂逃情,
  怕说清游寄性真;
  垂老未忘林壑美,
  一肩行李鲁中程。
  “我是五月二十四日中午到达益都的,虽然一夜多的长途劳顿,但我的感情是真挚的,精神是兴奋的,抛弃了午倦,积极赶到偶园,仿佛老友重逢,等不到寒暄,便倾吐积愫了。作为一个园林的钟情者,忙着登山入洞,摩挲峰石,在断井颓垣中,找寻最大的乐处。”
  这样的陈从周,来到青州,还是非常欣慰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偶园在乾隆年间仍保存完好,并有部分场所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其规模也不断扩大,增设了“茶坊酒肆”等设施。但到了道光初年,随着经济的萧条,有的设施被损毁,从道光以后直至上世纪初,为冯氏世守,但已荒芜殊甚。
  冯协一的长孙冯时基、曾孙冯钤,分别有文“偶园纪略”(乾隆年间)和书《蕉砚录》,都对当时的偶园状况有所描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成书的《益都县图志》,20世纪初青州文人所写的《青社琐记》《青州纪游》等书中均能看到有关偶园的记载。
  陈从周文中说:“当年的偶园规模,视今日残存为:大假山、佳山堂、近樵亭、卧云亭、松风阁下之暖室,皆在,池沿山者已填。假山、佳山堂与暖阁不失旧规。”
  一向惜墨如金的陈从周,面对偶园,写下了352字的评价。
  由文字里所言,可见青州偶园契合了陈从周谈话和著述中的建园思想。
  “七分人,三分园”,园林总是浸染着园主人的精神和理念情趣。陈从周分析,偶园就是冯溥在请求退休至得到批准期间修建的。其图纸现存浙江省图书馆。偶园,寄托了主人退隐田园、安享清福的愿望。因为有万柳园建成在先,南北双园,无独有偶,这个园林就叫作偶园了。
  “园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叫不出去。江南地方小,只能造房子。苏北不一样,可以造自然景,一定要清爽。”
  陈从周对于园林的个性极为推崇,他说,偶园假山为今日鲁中园林最古之叠石,出自当时的著名叠山家张然之手。他的运石之妙在于模仿鲁山的特征,运用当地的材料,突出的方面在于清逸秀润,因材致用,不拘泥于陈旧的运石方式。
  “造园,要有宛转的构思。所以说,造园是没有底的。”陈从周说。
  说到偶园,他认为,看到今天古木的位置,应该先于筑园,在若干地方点石凿池,按照树的位置巧妙安排,让石壁面临水池,用的顽石纹理井然,到山谷用怪石,过渡就非常婉转,脉络自然就存在了。
  陈从周认为:“造园,要有思想。以水为贵,倒影为佳。”偶园的磴道逶迤曲折,高低自如。群山环抱,古木森严,坐在佳山堂就如在万壑中。他日池水复原了,那么水石之胜,必成妙境。“运石之妙”和“必成妙境”出现在陈从周的文章中,可以说偶园的个性就是“妙”。
  他还总结了偶园建园的思想还在于“正中求变”。中国园林总体讲究都是正中求变,空间分割方面也是这样,如建筑物的纵横排列等等。
受聘指导偶园修整
详细论证整旧如旧

  陈从周为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古建筑风貌不遗余力,以直言著称于世。为了各地的古建筑古园林的保护和维修,他几乎有求必应,苏州、扬州、绍兴、杭州、泰安、潍坊……都曾留下他风尘仆仆的足迹,凝结着他许多的心血。
  陈从周的学生李振宇在《怀念陈从周教授》中写道:各地的文管、园林、城建部门也很尊重他的意见,欢迎他的指导。当然有时也害怕他尖锐的批评。
  据《陈从周活动年谱》1983年的记载:“1983年5月到6月,陈从周勘查了鲁中古建,足迹及益都、潍坊、淄博等地,勘查了冯氏偶园、范公亭、青州城墙、万年桥、清真寺,以及明石坊、松林书院、十笏园和博山等。1983年9月,到山东潍坊参加城市总体规划评议会,并勘查古建。”
  还有一些1983年陈从周来青州的线索,来自于青州市档案馆。
  青州市政府1987年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中提到:对名胜古迹的保护、整修和使用,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聘请了陈从周、方运承等专家进行详细论证。按照“整旧如旧”的要求,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印证了陈从周曾经指导偶园整修的事实。
  2007年,青州市政协委员王学政曾提交了一份提案,题目是“关于深度保护开发偶园旅游资源的建议”。讲到了一个场景:在陈从周的指点下,同行的人们注意到,这座假山确实与众不同。它不是将一堆石头像是堆糖果仁似的随便堆在一起,而是按照岩石的固有纹格,自上而下,顺乎自然地叠在一起,确实达到了“弄假成真”的程度,或许这就是“康熙风格”的可贵之处。
  偶园,名称几经变化。从清代的“冯家花园”,到辛亥革命后冯氏败落,冯溥的家业被拆卖殆尽,林木被伐,故园荒芜。1950年5月,当地政府接管,命名为“人民公园”,拨款维修。1980年更名为“青州公园”,1983年恢复原名“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