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芸芬(化名),女,45岁
缘来缘去,
最美好的,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作者:于恩胜
相貌堂堂的父亲,脾气和模样一样“出名”
现在很少有人提起我父亲了,之前多少年,他算是“名人”。那时,几辈人在一条街上住,谁家老辈怎样,小辈如何,谁有点什么事,谁是啥样的人,彼此都摸得清。关于我的父亲,他所有的事情,老街坊都记在心里,每当说起他,都是一边叹息一边无奈:“多俊的孩子啊,怎么就长了那么个熊脾气呢?往上数多少辈子,这家就没出过这么样的人啊,唉,都是命啊……”邻居的话没有故意抹黑的意思,句句是实话,在我听来,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先说我父亲的俊吧。从小到大,我耳朵里灌满了父亲小时候有多好看。奶奶说:“你爸月子里的时候就很好看,别的小孩都皱巴巴、黑乎乎的,可你爸白白胖胖的。”我大姑说:“我还想着你爸七八个月时的样子,那眉毛就像画上去的,眼睫毛跟小扇子似的,高鼻梁、大眼睛。那眼睛,圆溜溜、水汪汪的,跟大葡萄似的。”邻居说:“你爸爸小时候俊得像画上的小孩,合着几条街上就没见过那么俊的小孩……”
遗憾的是,直到我长大时,也没有发现父亲小时候的照片,一张也没有。最年轻的一张照片应该是他40多岁时照的,因为是黑白的,只看到一个五官立体的中年人的模样,穿着中山装,让我惊异的是他那浓密的头发,像戴了一顶又厚又黑的帽子。孩童时期,我对于父亲的相貌没什么概念,可我到了中年后,发现父亲的确相貌堂堂,面部轮廓像雕刻的一般,五官立体,有点混血的感觉,由此可见,家里人和邻居对他容貌的夸赞是真的。
再说说邻居口里的我父亲的熊脾气。自我有记忆起,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发火,而他一发火就是大动静,大声吼叫,摔东西,如果他喝多了,还会打人。
因为他的坏脾气,之前很多年我都恨他,恨他的主要原因是他打我母亲。他打母亲是毫不留情的,轻则一巴掌,严重时把母亲的眼打到肿成一条缝,最厉害的一次是母亲被他摁在地上,拳头像雨点样落下去,都能听到母亲的骨头被打得砰砰作响,我怕母亲会被打死,于是拿起小板凳,朝父亲头上砸去。
那次父亲的头被我打破,到医院缝了好几针。我怕父亲打我,在他回家之前,吓得躲到了床底下,家里人到处找我,最后还是姐姐把睡着的我从床底拖了出来。
但父亲没有打我,甚至没提我打他的事情,相反,几天后我过生日,他还买了我最喜欢吃的青岛钙奶饼干。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发现,父亲从来不打孩子,不管是我的哥哥还是姐姐,除了我们之外,只要他觉得谁惹他了,就会对谁动手。
无理由对母亲动手
成了父亲的常态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发现让人很高兴也很难过:高兴的是自己跟哥哥、姐姐不会被打;难过的是母亲却要挨打,连姑姑也被他打过。有次父亲喝得太多,爷爷管教他,他连爷爷都打了。这不仅让他背上了不孝子的名声,还因为跟别人动手,得了个“彪子”的外号。
从姑姑的口中,我得知父亲生性顽劣,不爱读书,因为一直留级,小学上了八年,最后实在读不下去,15岁就辍学了。因为没学历,加上他动不动就打架,换了很多工作,没有一个工作能干长久。
我父亲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主要是因为爷爷、奶奶太宠溺他了。生了三个闺女后,爷爷、奶奶在40多岁才有了这个儿子,从小惯到大,惯到无法无天。等他长大,已经无法控制,只能由着他的性子胡来了。
我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嫁给父亲这样的人,问了奶奶和姑姑,她们的口径无比一致:“你妈还不是看上了咱们这个家。”当年奶奶的工作很稳定,爷爷是最早一批“下海”的,家里的条件非常优越,所以姑姑和奶奶的说辞是有道理的。但我母亲肯定是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她不止一次地跟人讲,当时我父亲对她有多好,费了两年多才追到她。那时的父亲,好好工作不打架,要不她才不嫁呢。
我不知道母亲是从什么时候挨打的,但她挨了20多年的打。我恨过父亲,也可怜过母亲,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母亲长得漂亮,即使生了三个孩子,身材依然苗条,一张俊俏的脸还是动人的。漂亮女人招人喜爱,母亲被人惦记也很正常。也许是被父亲的坏脾气所伤,她向外寻求温暖和安慰,于是便有了风言风语。父亲那样的脾气怎么能容忍,对母亲动手却不需要理由就成了常态。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只要父亲跟母亲动手,母亲必定提离婚,父亲也必定收敛,然后对母亲各种好,买她喜欢的东西和食物,晚上给她洗脚。就这样,两人和好了,之后不久又打,然后再和好。
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宁愿被打死也不离婚时,母亲说:“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可他是一个好爸爸,我如果再婚,自己可能会过好日子,但你们就受委屈了……”
在当父亲这件事上
他是尽职尽责的
听母亲这么说,我心酸得流下眼泪。他也许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人,可在当父亲这件事上,他是尽职尽责的。
虽然父亲时常对母亲动手,但对三个孩子,他却没动过一根手指头,即使叛逆期的哥哥错到离谱,他也只是训斥。至于我和姐姐,他的态度瞬间会变成另一个人,笑嘻嘻的,只要我们想要的东西,他无论如何都会给到我们。难得的是,从我们上学起,父亲每天都会做很丰盛的早餐,让我们吃得好、吃得饱。以前没觉得有多了不起,我自己的孩子上学后,为了早饭的事情,跟老公不止一次吵翻脸。现在想想,对于一个性情暴躁的人来说,每天雷打不动变着花样做早饭,一做近20年,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情。
有很多年,我和哥哥、姐姐对父亲是有怨言的,都不太跟他交流,甚至对他冷言冷语。直到他给哥哥捐肾后,我们对他的态度才缓和了。
哥哥患了尿毒症后,父亲一夜间白了头,知道换肾能够救哥哥,他毫不犹豫地去配型,然后笑着上了手术台。幸运的是,哥哥度过排异期后,身体恢复了正常,但不幸的是,父亲的身体变差了,经常感冒,饭量逐渐变小,没两年,人就消瘦得脱了相。我们都很心疼,买了保健品给他,劝他辞了保安的工作,在家里好好休养。
说来非常奇妙,自从给哥哥捐肾后,父亲像变了一个人,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后就做饭、打扫卫生,对母亲的态度好到她都不适应了,即使母亲唠叨,他也不再动手,连说话都变得柔声细语。我回家,看到家里一尘不染,就对母亲说:“爸爸有洁癖了吗?收拾得这么干净?”母亲听我这么说,眼圈红了:“一个人反常不是好事,你爸自从割了一个肾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很怕他有个三长两短。”虽然我也觉出了父亲的异常,但还是安慰母亲说:“是老天可怜你,看你受了半辈子气,上天改变他,让他好好弥补你。”
这话说了没多久,父亲得了重感冒,他坚决不去医院,躺在家里硬撑。接到母亲的电话,我和哥哥、姐姐不顾父亲反对,把他拉到了医院。但遗憾的是,5天后,父亲离开了我们。
如今,父亲走了10年了,再提起父亲,一直不肯再婚的母亲对当年受的家暴只字不提,只是说:“他心地不坏,就是被惯坏了,吃了没文化的亏,他是做了些对不起人的事,但说到底,对你们仨,他还是尽心尽力的……”
我觉得母亲的话很客观,父亲在别人眼里不算是好人,在爷爷、奶奶心里也不算一个孝子,对于母亲来说,他更不是一个好丈夫。但他作为父亲,对我和哥哥、姐姐,尽了做父亲的本分。我想,他算得上一个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