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大风杀》导演张琪回应热议话题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与我们是共振的”

(2025年05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大风杀》是张琪导演、编剧的第一部长片,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斩获“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也是五一档影片中评分最高的。近日,张琪对上映后观众热议的诸多话题作出了回应。

  遵循内心选择“困境”题材
  电影《大风杀》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边境小镇忙崖,风沙将至的日子里,几十名持枪悍匪来者不善,民警夏然(白客饰)身边只有两名同事,且与外界断了通信。悍匪为了寻找并带走之前埋于此地的赃款宝箱不择手段,辛柏青饰演的悍匪大哥北山更是残暴狡诈,只有三个人一把枪的民警一方只能苦苦支撑……
  忙崖镇像个“密室”,夏然曾是一名侦察兵,在战友都牺牲后,唯一活下来的夏然把自己放逐到忙崖,这个“困境”很令人咂摸,张琪的解读是,忙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密室”。“我想探讨的是,我们到底被什么困住了。”他表示,“困境”是他非常喜欢的题材,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话题,所以当有机会做第一部长片时,遵循自己很重要,就选了这个题材。
   演员与角色
有一定关联度

   在《大风杀》中,白客、辛柏青、耿乐等众多演员的表现,都让观众耳目一新。
  白客的表演能力提升明显,成功地塑造出孤勇警察夏然,他通片保持沉稳的音色,传递出角色身上的信念感。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儒雅的辛柏青这次饰演了悍匪北山。“我接触辛柏青老师后发现,他很温暖,有很敏锐的洞察力,这份洞察与北山这个人物是相通的。”张琪解释说,作为导演,他选择演员的第一要义是看人物与角色之间的关联度。
  还有耿乐饰演的曲马多,他在《大风杀》中也选择了与自己性格中共通的地方来表达。张琪对此解释说:“曲马多本来有更丰富的背景介绍,他是忙崖镇土生土长的坏小子,基于理想主义的叛逆,所以耿乐不是在塑造一个坏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做什么,是基于习惯。”
  张琪认为,片中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会把自己心里的某一部分跟自己角色的某一部分做连接,然后从这个点去撬动角色所有的行为状态,这样处理后,角色就不会扁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该将演员固化为某一类银幕形象”。
  观众的见解和解读不一样
  影片上映后,关于片中角色、彩蛋等都引发了不少讨论。
  有观众尖锐评论表示,部分角色的前史交代得不够明确。对此,张琪回应说:“《大风杀》片长130分钟,人物众多,每个人物在故事中都是相互作用的,需要有取舍,我必须留住最珍贵的东西。”
  片中明日美食城等布景设置非常有时代特色,张琪称,“明日美食城”以及门上“明日”等字样,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对时间的态度。“时间像是每一个人的困境,也是一个人们太习以为常的概念,但时间这个概念真的存在吗?”张琪说。
  张琪说自己一直喜欢的一句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成功的误解和不成功的误解”,放到电影上来说也成立,这些“误解”让拍电影这件事变得非常浪漫,“电影很迷人的地方是,电影放完后,每个观众的见解和解读可能不一样,但就算是误解,也是美好的”。
  作为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大风杀》在天坛奖斩获了两大奖项,张琪表示,其实这部电影带给他的远不止这些,不仅仅是鼓舞,更是温暖和幸福,还有点浪漫。“理解或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他们内心的某一个部分,与我们是共振的。这是我的幸运,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我们相似的人。这样一看,我好像也没有那么孤独”。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