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垃圾桶“下岗” 分类亭“上岗”

寒亭区完成“撤桶并点”500余个,环境更整洁更宜居

(2025年05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通讯员 张海平
  5月14日,记者行走在寒亭区民主街、丰华路等城市道路上发现,原本分散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垃圾分类收集亭。
  西虹市美食街是一条以餐饮业态为主的便民市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美食吸引了众多食客。然而,随之而来的餐饮店垃圾桶随意摆放、垃圾外溢等问题,不仅损害了街区整体形象,也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寒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开启“撤桶并点”整治行动,组织人员对沿街商户、周边居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走访摸排,了解群众生活垃圾投放习惯、投放需求,经梳理多方意见,对人行道上的垃圾桶进行了清理和转移,沿街环境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据介绍,“撤桶并点”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垃圾收集和垃圾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减少公共区域分散的垃圾收集点数量,将其合并到特定的点位,引导市民群众定点、分类投放垃圾,提升环境质量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寒亭区按照“一路一策”精细治理,因“路”制宜制定“撤桶”方案,加快推进“撤桶并点”。
  “刚开始,大家都嫌麻烦。”水果店主张女士坦言,执法人员不断上门,向沿街商户发放告知书和明白纸,讲解垃圾分类的有关规定及政策,他们逐渐由抗拒变为支持。“垃圾桶合并后,苍蝇、蚊子少了,异味也小了,顾客停留时间反而长了”。
  在开展“撤桶并点”的同时,寒亭区加大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建设。“以前垃圾桶就堵在单元门口,夏天馊臭味能飘上三楼,现在小区设置了分类收集亭,多走几步路,换来的是小区环境的清爽!”中房·花漫里小区居民杨先生说,新设的垃圾分类收集亭按照可回收、厨余、有害等进行分类,垃圾桶上还安装了绳子拉手(上图),居民拉动拉手即可打开桶盖,既卫生又环保。
  据统计,全区主要街道已完成“撤桶并点”500余个,同时设置标准化分类投放点636处,配备分类垃圾桶2284个,生活环境正变得更整洁、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