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英华
在昌邑市柳疃镇邓家庄村西北位置,一棵古槐生长茂盛,宛如一株巨大的盆景。据村志记载,这棵古槐已有400余年树龄,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迁,承载着村民们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记忆。
这棵古槐生长在村民邓之彬家屋山头东侧,树高10米、胸围2.8米,粗壮的树干傲然屹立,嶙峋的表皮似苍龙的鳞甲,硕大的树冠就像一把撑起的遮阳伞。经历过前一晚的风雨,嫩绿的树叶在阳光下分外明亮,走在树阴下,听风吹树叶声,顿觉神清气爽。
据《邓家庄村志》记载,这棵古槐已有400余年树龄。85岁的退休教师邓善法说,村庄于明朝洪武年间立村,已有600余年历史,按照过去村里老人的说法推算,这棵古槐树龄在450年左右。村里原有一条南北胡同,胡同大门向北,门前有一条东西大街,胡同东侧大街路南就是这棵槐树的位置所在。1984年村庄规划,古槐既不影响通行,也不影响盖房子,故得以保留。
邓善法说,原先古槐树干北侧有一个能钻进小孩的树洞,为防止水蚀虫蛀,也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村民们用水泥等将树洞封堵起来,如今树皮已自然愈合,树干越发粗壮了。
在古槐树干中间位置,系着几根红丝带。邓善法说,每逢七夕节或节假日,常有男男女女来到古槐下,给槐树围上红丝带或红绳,让它作红媒,祈求早日喜结良缘,白头偕老。
“老槐树是唯一能‘记载’村庄旧貌的了。”邓善法说,这个位置就像坐标,能标记村庄旧貌和新颜,是邓家庄人共同的乡愁和记忆,无论走多远、走多久,离家游子回家都会来看看这棵古槐,似乎唯此才算回到老家。
邓家庄村的古槐历尽沧桑,永不屈服,守望着世世代代勤劳、善良的邓家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