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光影记录

09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0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1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2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3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4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5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16版:李清照与赵明诚

战乱之中抢救藏品

(2025年03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清照在青州,整理收藏大批文物。
  金兵来犯,夫妻二人商定将藏品运往南方。二人兵分两路,历经艰难险阻,将经过筛选的文物运抵江宁。赵明诚第二次任湖州知州,夫妻分别时,赵明诚嘱托李清照要保护好祭器,可到了建康却因疟痢并发去世。
  兵分两路运送文物
  丈夫感戴抱帖老妻

  在赵明诚主政淄州时,金兵已对汴梁形成合围之势,他的任期也即将结束,不得不做最坏打算。此时,赵明诚之母逝世于江宁(南京),赵明诚申请丁忧奔丧,他先回到了青州,与李清照连续几天商议对策,决定即便倾家荡产,搭上身家性命,也要保全收藏文物,决不能让它们落入金人手中。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夫妻俩打算瞒天过海,将文物偷运南方。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将体积面积过大的、书籍过重过大的刻印本排除掉;很多字画,有的连轴,有的一个主题,除掉;没落款、没标记的器皿和笨重巨大的古代器皿,也排除;国子监印行的刻本,比较容易得到,排除;还有比较平常的,排除。他们发现,“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他们决定兵分两路,由赵明诚先押车南下江宁。李清照计划第二年春天乘船走水路至江宁与赵明诚会合。
  腊月里,青州人王定发动并领导了一次兵变,满城里烧杀抢掠。李清照仓促间将书册什物集中于十几间屋里,便带了一些细软逃出了青州城。青州叛军随后杀至归来堂,各类宝贝被先抢后烧。一夜间,被经营了整整20年的归来堂就变作了冒着残烟的废墟。后来,当李清照押运器物“连炉渡淮,又渡江”,行至镇江时,又碰上兵乱,她临危不惧,几经周折辗转,历尽磨难,终于在江宁与已是江宁知府的赵明诚相聚。为此,赵明诚对他的“老妻”颇有感戴之意。他在蔡襄《赵氏神妙帖》跋文中说,李清照过镇江时,遇到强盗抢掠,她怀抱字帖,奉若神明以避之。他说,此帖保存下来,真是老天护佑,神妙之极。
  宋朝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道:“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这是闲情逸致吟赏风花雪月么?其实不然。她在雪地中寻到的一阙《临江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当时,她只有45岁。再看她在建康城里写下的另外几首诗和断句:“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南游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她是希望南宋当政者,应该像项羽那样宁死也不要逃到江东,应该起用晋朝王导、刘琨那样的爱国将领,收复国土。但失望得很,南宋朝廷却一味南逃,早把被金兵掳去北狩的“父兄”忘得干干净净。因此,诗人忧心如焚,难怪要发出“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的感慨了。
  江宁处于战略要地,与金兵隔江对峙。而赵明诚在关注战事的同时,除了尽心竭力继续文物研究、寻访名人字画外,也在动荡不安中悄悄筹谋后路。
  离别之时殷殷嘱托
  赵明诚建康病发离世

  建炎三年(1129)二月,赵明诚突然接到调任湖州知府的敕令。当晚,下属李谟带来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叛乱。这时,赵明诚没有组织反抗,而是与两位官员一道“缒城逃走”。幸亏,那位下属组织兵力平定了叛乱。赵明诚因此被罢官。
  归隐途中,路过乌江,站在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面对奔流不歇的江水,李清照心潮起伏,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诗仅20个字,连用三个典故,无堆砌之弊,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巾帼之志。因为此气节,因为此风骨,才使得婉约娇媚的李清照散发着别样的光辉。
  当年,赵明诚与李清照乘船经过芜湖,到了当涂南面的姑孰溪,准备定居赣水之滨。却是风声紧了,两人携带文物又来到池阳,安静了一些日子。
  建炎三年(1129)五月,赵明诚又接到任命其为湖州知府的文书。按照宋制,官员赴任之前先要觐见皇帝,于是赵明诚安排李清照暂居池州,等他面见宋高宗之后,回来接她一起奔赴湖州。
  临走时,李清照乘船相送,一直将赵明诚送到改走陆路的那一天。那是六月十三,赵明诚“负担舍舟”,坐在岸上。他身着麻衫,洒脱地用手掀起头巾,精神如虎,凝视着坐在船上的李清照,以示告别。李清照大声问赵明诚:“如果像传闻那样,城里告急,怎么办?”他拇指上翘,食指向前,手伸得像戟一样,命令似的指着她,在远处答道:“从众。不得已时,第一次先把箱笼包裹放弃;第二次宁可把衣被丢掉,第三次无奈就抛弃书画;第四次万不得已就去掉古器,唯独宗庙礼乐之器,必须亲自负抱,与这些祭器共存亡,万不能忘记。”说完,就骑马奔驰而去。
  建炎三年(1129)六月中旬的苏、皖交界处,十分炎热。赵明诚竟“冒大暑”,骑马奔驰,途中感疾。到了建康,就患了有热无寒的疟疾。直到七月末,李清照才得到他卧病的消息。一听说他患的是热疟,她又急又怕,因为她知道他素来是个急性子的人,既然患的是热疟,就必然服寒药,这样他的病就更危险。因此,李清照就坐船直驶建康,一日夜行三百里。等到了那里,赵明诚果然服用柴胡、黄芩等性寒退热之药,结果疟痢并发,已到无法医治的程度。到了这一步,李清照只剩悲痛哭泣。到了八月十八,赵明诚就再也起不来了。
  时局紧张,李清照为丈夫匆忙办理完后事,还写下了悼亡词《祭赵湖州文》:“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自此,一代收藏巨星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