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其生理与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青春期既重要又复杂,如果家长忽视了相关教育,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严重的可能会被耽误一生。那如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经常情绪低落怎么办……在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潍坊市家校社共育30问(中学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给出有效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整理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下,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存在“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还有的孩子抱有过于理想化的憧憬,且对失败、挫折缺乏应对能力,在生活或学习中稍碰到不舒心的事情,脆弱的神经就承受不了,甚至崩溃。家长怎样才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呢?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对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一是要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引导孩子多向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伟人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二是教育孩子树立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三是指导孩子学会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逆境与顺境、痛苦与喜悦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四是家长应以健康向上的人生行为影响感染孩子,如认真学习、积极工作、乐于助人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榜样。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大部分家长对性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和认识不足。
误区一,性教育是孩子长大后的事情。部分家长觉得“树大自然直”,等孩子长大自然就懂了,现在教也理解不了,而且有些话难以启齿,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没必要跟他们讲。
误区二,性教育等于鼓励性行为。孩子对性是充满好奇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想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防止其通过色情网站、黄色书籍等不良途径学习错误内容。
误区三,性教育是学校的职责。虽然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逐渐重视,但是孩子性教育的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家长的情感、语言、态度、行为,处处影响着孩子。
对孩子的性教育原则是家长要主动教给孩子。家长可以教孩子了解自己和异性的身体结构和隐私部位的科学称呼,了解性别与社会性别,了解父母的关系和生命的起源,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正常关爱下的接触,以区别侵犯性的触摸;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预防性侵害的方法,如一旦有人触犯自己的界限时,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学会拒绝;提醒孩子外出时要和伙伴们结伴而行;教孩子一些生理卫生知识,主动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接纳自身的变化,注意青春期发育可能会带来的身体、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引导孩子与异性保持适度的交往,正确使用各种媒介了解性道德观念和法治知识。
孩子经常情绪低落怎么办
孩子进入青春期,尤其又面临着较多的客观压力,情绪变化会比较大,一会兴高采烈,一会又无精打采。好的情绪有利于孩子高效学习,而低落的情绪则会给孩子带来困扰,所以,如何帮孩子走出低落的情绪是家长应该好好学习的一课。
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一定要理解和接纳,尽量对孩子的情绪产生共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负面情绪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慢慢地学会正视并处理,走出情绪低谷。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直面问题,和孩子一起去分析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避免唠叨,要相信孩子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三是鼓励孩子找朋友倾诉,进行适量运动,及时舒缓心情,释放不良情绪。
情绪调节能力是一个人管理和调控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它是人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之一。情绪调控能力高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往往比较强,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受人欢迎。
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可从这几点入手:
一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比较敏感,那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往往会较好,出现激烈情绪的情况也比较少。
二是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引导孩子学习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比如孩子是外向型的,家长要多倾听,多与孩子讨论情绪,引导孩子直面问题,若孩子是内向型的,则先让孩子意识到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再慢慢引导孩子直面和解决问题。
三是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绘画、记日记等多种方式去合理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四是与孩子展开有关情绪方面的谈话,教给孩子情绪调节的方法,比如心理放松操、转移注意力等。
最后,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平和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