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杰
2月19日,记者走进寒亭区高里街道付王庄村的现代化鹌鹑养殖基地内,干净整洁的养殖厂房映入眼帘。
走进厂房内,只见每个笼舍里都住满了鹌鹑,工人正在为鹌鹑投食,一只只毛色灰褐、体型圆滚的鹌鹑或觅食、或喝水、或嬉戏,在养殖笼内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这是我们上架养殖的首批鹌鹑,根据需求订单,第一批共计育雏14万羽。”负责该养殖基地建设的山东飞龙食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于献平介绍,养殖基地内共有4个标准化鹌鹑养殖厂房,现在养殖鹌鹑的是其中1个育雏厂房,剩余2个育雏厂房及1个恒温孵化厂房将陆续投入使用,养殖基地预计年可育雏鹌鹑1200万羽,孵化鹌鹑蛋3000万枚。
近年来,高里街道锚定“集体增收、村民致富”这一核心目标,立足各村庄实际,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共富”发展路径,走出了班子带头、产业支撑、群众参与、加快共富的“高里模式”。
付王庄村依托寒亭区直部门的包靠优势,在回收村西老厂房及租金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山东飞龙食品有限公司,引进鹌鹑特色养殖经济项目,将鹌鹑变成“致富鸟”,彻底激活闲置厂房的“二次生命”。
鹌鹑特色养殖产业正蓬勃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吸纳了越来越多周边村民前来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50岁的李全惠是付王庄村村民,前几年一直在外面打工,今年回村后就来到这里,负责给小鹌鹑喂食、打扫卫生、检查鹌鹑的健康状况。“在这里打工的都是附近的村民,离家近,待遇也不错,大家都干劲十足。”李全惠高兴地说。
鹌鹑养殖作为生态绿色养殖产业,前景广阔,附近不少养殖户慕名前来订购鹌鹑苗进行养殖。“我们准备从这进的鹌鹑苗都是青年苗,在养殖基地养够25天后,回来我们再养10天左右,就陆陆续续开始产蛋了,基本上一只一天可下一个蛋,能持续10个月左右,每年收入相当可观。”后王家庄子村鹌鹑养殖户王德杰表示,后期将持续从这里订购鹌鹑苗。
“我们将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做大做强鹌鹑特色养殖品牌,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鹌鹑养殖中来,大家共享发展红利,助力乡村振兴。”付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兴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