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厂里“分房”园区“安家” 幸福感满满

(2025年02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牛海青 高文涛
  2月23日,记者走进安丘市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滕森)的园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30平方米的“夫妻房”内,床具、衣柜、独立卫浴一应俱全,刚入职的工人李先生和妻子正忙着整理“新家”。“以前租房东奔西跑,现在厂里直接‘分房’,下班就到家,租金还比市场价低三成,真是太好了!”话语间,李先生难掩喜悦。夫妻俩脸上的灿烂笑容,折射出安丘市住房保障改革的温度与实效。
  作为安丘市“一区四园”重要产业基地,安丘市北区聚集了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但住房问题成为制约企业留人、产业升级的“隐形短板”。调研数据显示,园区超60%的务工人员遇到“租房贵、通勤远”的困扰。
  如何破解“产城分离”难题,让工人从“漂泊者”变为“安居者”?安丘市将住房保障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城融合的“关键一招”。为此,安丘市打出组合拳,创新推出“允许企业拆旧建新”“闲置厂房改建保租房”“租金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激活存量住房资源。以中科滕森为例,政府为其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允许拆除5000平方米闲置厂房,腾出土地新建200套宿舍型保租房,配套政策“绿色通道”让项目3个月内落地,较传统审批流程提速50%。
  让“沉睡”的厂房变身温暖的“家”。在空间再造上,企业将低效厂房、办公用房改造为保租房,户型以30平方米-40平方米为主,配备独立卫浴、公共厨房,实现“小而美、简而精”;在模式创新上,推出“员工房”(右图)“管理房”“夫妻房”分级配置,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山东景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芝建设)更提供“免费入住”福利,员工年均省下数千元租金;在服务升级上,引入物业化管理,配套便利店、健身区、图书角,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工人“下楼上班、上楼回家”。
  “过去住城中村,每天通勤1个多小时,现在走路5分钟到车间,下班还能在园区健身,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务工人员王女士感慨地说。
  中科滕森、景芝建设等企业员工流失率下降30%,招工成本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15%;租金控制在市场价70%-90%,惠及超5000名产业工人,人均年节省住房支出超4000元;盘活闲置土地200余亩,新增保租房3000套,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实现了民生与经济的双重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