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正月十五为何要吃元宵

(2025年02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岁月流逝,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除了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吃元宵也成为一种习俗。元宵节为何要吃元宵?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元宵何时成为节日美食
  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当时元宵被称为“浮圆子”“圆子”等。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提到:“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十般糖之类。”此外,《平园续稿》《岁时广记》等史料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早期,元宵主要用来祭祀。在宋代,逐渐成为普遍性的节日美食,而且做法也比较多元,如郑望之《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据说,“油锤”即为炸元宵。
  据传上元节期间,元代大都(今北京)的糕点铺,为使人们方便快捷地吃上节令食品,首创了摇制法。明代刘若愚对此有详细记载:“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因系正月十五晚上食用,直接取名“元宵”。
  至清代,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八宝元宵”,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这从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诗句“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中得到证明。正月十五内廷御膳房要做八宝元宵,“效内做”即仿效内廷做的意思。
  
  如何制作元宵
  元宵一般用甜馅料,常见的有红豆沙、黑芝麻、核桃仁、枣泥、巧克力等。制作时先将馅料制成小块,再蘸上水,在盛着糯米面的笸筐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和添粉,使其自然沾满糯米粉并滚成一个个圆球状,表皮松软,雪白的样子煞是好看。
  清朝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写道:“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描述的就是元宵的做法。
  
  汤圆和元宵有何不同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汤圆是南方人的称呼,二者外形相似,区别主要在制作方法、馅料等方面。
  相较于“滚元宵”,汤圆一般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进去。在口味上,汤圆的馅料几乎没有太多要求,可以是芝麻、水果等甜食,也可以是蔬菜、肉类等。
  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其外形都与圆月相似,象征着团圆美满。
  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