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三招助您摆脱
节后综合征

(2025年02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日很美好,“节后综合征”却有点烦人了。回到工作岗位的您是否也觉得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头痛、厌食、失眠呢?调整不过来,上班没状态!专家支招帮您击退“节后综合征”!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所谓“节后综合征”,一般是在较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表现。
  在心理上,可能会有失落、焦虑、忧郁、暴躁等情绪,容易感到疲乏,容易失眠,学习和工作变得效率低下。
  在生理上,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食欲不振、腹泻等表现。
  出现“节后综合征”是因为在放假期间,既往生活、工作、学习的固定节奏和规律被打破了。当假期结束后,我们要重新建立这个节奏,就可能出现一个不适应的“混乱期”。
  不过,不用担心,“节后综合征”是可以被击退的。
  适当减少肉类摄入,多吃绿色蔬菜
  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周正国说,“节后综合征”在医学上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一种消极的身心状态,但其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科学调整身心状态,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一是规律作息。节后失眠的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熬夜导致的生物钟紊乱。“睡前1小时至2小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加睡意,帮助身体自我调节,尽快恢复规律作息。”周正国说,中青年人可选择20分钟至30分钟的跑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选择慢走或打太极拳20分钟。
  二是调整心态。假期尾声应有意识地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放纵而影响节后的工作状态。周正国强调,切勿在假期最后时段继续狂欢,消耗过多精力,导致节后难以适应正常的工作节奏,应留出时间好好休息,平稳心态,为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三是合理膳食。节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当减少肉类摄入,多吃谷类食物和绿色蔬菜。周正国说:“深色蔬菜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增加其在饮食中的比例。同时,多喝水,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旅行归来初期,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
  
  自备药应对因温差变化引发的感冒
  对于部分仍在返程中的人,航空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艳武提醒,返程时,需重点防范多变天气,应提前查看途经地天气预报。北方可能仍然天寒地冻,要携带保暖衣物,南方或许湿冷,注意防潮,以免关节不适。建议自备常见药品,如感冒药、肠胃药等,以应对可能因温差变化引发的感冒,或预防旅途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问题。
  “保持良好睡眠非常重要,不要因假期而打乱作息。”刘艳武说,返程前几天尽量调整好生物钟,保证充足的睡眠。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返程途中要避免过度疲劳,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要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据《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