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助孩子建立“幸福感”
请做好这几件事

(2025年01月1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当今社会,家长在尽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却发现仍有孩子感到不快乐。那么,对于孩子而言,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是什么呢?家长又该如何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孩子?
  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潍坊第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陈莹,请她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为家长们分享一些培养孩子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本报记者 何赛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孩子能够感受到无条件的被接纳和支持。这种爱让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拥有更强的内心力量。陈莹说,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如一起做家务、玩游戏、看电影等,来增强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这些活动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体验到快乐、满足和愉悦的情绪。
  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至关重要的。陈莹介绍,家长要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绪和情感,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如果孩子出现了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也是十分正常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情绪。而在此时,家长也应成为孩子情绪的支持者,帮其消化负面情绪,并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应对生活挑战的榜样。
  此外,家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家庭的和谐与幸福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努力,家长的乐观情绪会成为孩子强有力的支持,而家长的焦虑、压抑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所以,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培养进取的人生态度
树立远大志向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陈莹表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她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孩子失败时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小目标,并通过不断地实现这些小目标积累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挑战,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培养孩子的勇气和毅力。
  此外,陈莹还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先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让孩子理解,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和名次,更是为了自我成长和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此,家长应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并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通过阅读、观看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等群体的书籍、纪录片等,学习和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和品质,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理想,让孩子了解到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
开展积极的“心流体验”
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心流体验”是指当人们完全沉浸在某个活动中,忘却自我和时间的流逝,所感受到的一种愉悦和满足感。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感到非常充实和自信,因为他们完全掌控了所从事的活动,挑战与技能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陈莹表示,积极的“心流体验”可以增强孩子的内在动机、培养专注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获得快乐、充实和满足感。
  要想帮助孩子获得“心流体验”,首先要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孩子更容易从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其次,可以为孩子提供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不至于让其感到沮丧的挑战。这样的挑战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促使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再者,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充满支持的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陈莹说,当孩子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有些会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崩溃的情况。首先,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再与孩子积极商讨,一起制订应对挫折的策略,如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通过运动或音乐等方式释放压力等,鼓励孩子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于承认并改正。在此期间,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精神风貌。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尊重孩子的个性
鼓励开展自主探索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探索自我,发现自身的潜力和激情。陈莹表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家长过度的保护和干涉常常会剥夺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孩子的性格,磨炼了意志。
  因此,家长在学习的科目、兴趣的培养等方面,要给予孩子充分发挥的空间和自由,让孩子在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只有允许孩子们适度地犯错和试错,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独立、自信、坚强和有担当的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陈莹提醒广大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关爱和指导。同时,家长也要注重自身的成长和提升,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成为心理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个体。